魏武帝曹操共有二十五个儿子。
除了丰愍王曹昂、世子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邓哀王曹冲。
这五位能名垂青史的儿子。
其余都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这曹恭口中的相殇王,也属于此列。
“相”是施予的意思。
“殇”意味着短命而逝。
相殇王曹铄,生母为曹操平妻刘夫人,是丰愍王曹昂的胞弟。
由于生母早逝的缘故。
曹昂由正妻丁夫人抚养。
曹铄则由日后的卞皇后抚养。
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安元年,他就病逝了。
倒是避免了兄长曹昂相同的结局。
也不用和那几位兄弟开展夺嫡之争。
原本他,只能作为普通的宗室成员,被记录在册。
直到魏明帝曹叡继位。
可能是发觉家族人丁不旺,想起了这位早逝的长辈。
就追封其为相殇王。
从曹魏宗室里选了一位继子,给他续上了香火。
被皇帝施予的短命王,这个名号大概不吉利。
两任相殇王都早早地离世。
等到了曹髦继位,相殇王的王位又空缺了。
这时的曹魏宗室,不能说是人丁不旺,只能说是油尽灯枯。
为了扩充宗室,曹髦找到了一位合适的人选。
曹操最小的儿子,曹茂。
也许是他的兄长们把父亲的各种优秀品质都继承了去。
曹操留给他的只有年轻时的行为放荡,不修品德。
只能成为一个,清平之奸贼。
曹操的儿子都成了王,独独把他落下了。
可见其名声的糟糕。
就是素质再差,终究还是曹家人。
面对一家独大的司马氏,曹髦能依仗的亲属除了他,还有曹操的另一个儿子燕王曹宇。
比起辅政的曹宇,曹茂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东平灵王去世,他都不肯服丧。
因此被削了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