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讲 约伯记(二)(1 / 2)属灵书籍首页

前面我们谈到了《约伯记》中有两个故事巧妙地交错,一个是天上的故事,一个是地上的故事,内容都是辩论。我已经谈过了天上的故事,就是上帝和撒但的辩论,到底人类可不可能单纯的爱上帝,而不是为了得到福气才去爱呢?

这是其中一个故事,而故事的张力在哪里呢?每一出好戏都有张力,这个故事的张力在于约伯和他的朋友都不知道天上的这场打赌,从头到尾都不知道。没有人告诉他们,上帝和撒但拿可怜的约伯来打赌,约伯可以说是一个受害者,是两人之间的牺牲者,但是约伯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这带给我们一种戏剧张力,因为我们很想告诉约伯事情的真相。如果我们当时在场,并且知道真相,一定会告诉他,但他们不知情,所以必须自行想办法解决,这就带出另外一个故事,也就是约伯和他的朋友在地上的辩论。

他们在辩论为什么约伯比别人受更多的苦?他们认为约伯一定是私底下犯了滔天大罪,但约伯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在私底下犯什么罪,他不断申辩自己的清白,我们都知道到底谁才对,但是他们不知道。这让我们替他们感到紧张,因为你知道怎么回事,但当事人毫不知情,所以在遭遇苦难的时候,没有人能够了解整个实情,但是《约伯记》提出了几个问题:人相信神,都是因为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吗?人遭受苦难都是因为犯罪吗?探讨这几个问题,但是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苦难而是在于信心,真正的问题是即使一个人一生都不顺利,他能不能继续信靠这位良善的上帝,那才是真正的问题,问题的重点在于你信不信任上帝,你是不是真的相信他。当你蒙福,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很容易相信上帝,但是在遭遇不幸的时候,你还能继续相信上帝吗?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约伯最痛苦的是什么?约伯的最大痛苦到底是什么?他的肉体承受极大的痛苦,但这不是最痛苦的事,人可以承受肉体的痛苦,他最痛苦的是受到孤立吗?他受到孤立,没有人跟他说话,朋友对他视若无睹,他孤立地一个人坐在路上的灰烬堆中,大家都绕道而行,没有人跟他说话,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要跟受苦的人说些什么,好像讲什么都不对,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只好避开他,因此,所以约伯受到孤立,但这是他最痛苦的事吗?他甚至于被人瞧不起,有许多青少年嘲笑约伯,他坐在炉灰中,这是他最痛苦的事吗?不是。他最大的痛苦是心中的痛苦吗,不明白怎么回事,这是他最痛苦的事吗?也不是。他最大的痛苦是灵里的痛苦,因为他和上帝失去了连结,那才是他最痛苦的事,他呐喊着:我好想找到上帝,我好想跟祂说话,我好希望祂对我说话,如果可以,我要跟祂辩论,可是我找不到上帝。那才是他最痛苦的事,那才是他最大的问题。

人最痛苦的往往是在遭遇不幸的时候和上帝失去连结,觉得上帝遥不可及,觉得祂不再关心你,不再跟你说话,不再和你互动,这种痛苦是信心的最大挑战,就是和上帝失去连结的痛苦。

好了,接下来看,在序文当中有五个人物,第一个人物就是上帝,犹太人称祂为雅威,祂挑战撒但,整件事就是这样开始的。第二个人物是撒但,牠在这里被称作“那个”撒但,“撒但”的意思是控告者,所以牠就是“那个”控告者,“撒但”在这里还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而是一个头衔,这位控告者的头衔就是撒但、“那个撒但。”第三个是约伯,他是个好人,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

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敬畏上帝会让你远离恶事,不敬畏上帝的人,不会担心自己犯罪。敬畏上帝的人会远离恶事,约伯就是这样的义人,上帝以约伯为荣,对他很满意,但约伯也是一个有财产、有儿女、身体健康的人,后来这一切都被剥夺一空。

第四个人物是约伯的妻子,不知道要怎么讲她才不会听起来像大男人主义,约伯称她为顽愚的妇人,这并不是说她很笨、没有大脑,而是说她很不体贴,她确实是这样,她竟然叫约伯去自杀,她说:“你咒诅上帝,然后去死吧。”这个男人需要鼓励,还有帮助,妻子本来应该是他的帮手,但却是第一个来折磨他的人,她是第一个来“安慰”约伯的人,她只对约伯说:“你咒诅上帝,然后去死吧,祂不会再看顾你了。”她没有说:“我会为你祷告,我会在你身边支持你。”她说你咒诅上帝,然后去死吧。她没能体会约伯的痛苦,反而疏远约伯,我可以了解约伯的感受,这是两人关系的第一道裂口,她说:你的问题出在上帝。意思是说,我不相信你的上帝,这对男人来说很难接受,太太竟然不信他所信的神。

再来是三个朋友,这三个人都是年长者,后面出现的以利户还是年轻人,这三个朋友都是年长者,但年龄不同。这段对话指出了很有意思的几件事,这三个朋友首先做了一件事,我真希望他们当初只做这件事就好了,他们一开始只是来坐在他旁边,没有开口,对一个受苦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安慰,不是去讨论他们的痛苦,而是单单坐在他们旁边,别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但他们至少来坐在他旁边。可惜约伯先开口了,如果约伯当初不开口,就不会有接下来的故事,不过他大概受不了沉默,必须跟他们说几句话。

约伯开口咒诅自己的生日,他说真希望我当初胎死腹中,真希望母亲没有怀了我,真希望我在婴孩时就夭折,如果一出生就夭折,今天我就不必尝到这些痛苦,我真希望自己死了。但他当然不可能自杀,因为那是杀人,他没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他吐露心中的感受。他没有咒诅上帝,但他咒诅自己出生的那天,咒诅自己的生日,咒诅自己在母腹中成形,咒诅自己没有胎死腹中,咒诅自己没有在婴孩时夭折。

约伯的这一番话引起了那三个朋友的辩论,第一个开口的是以利法,他最年长,也最温和,最善解人意。约伯的这三个朋友每个人都各发言了三次,像是好几回合的辩论一样,但我要把以利法说的三件事一次说完,比勒达和琐法也是一样,比较可以看清他们的为人,好吗?不过在经文里他们是分三次讲的。

从以利法三次的发言可以看出长者的形像,这个敬虔属灵的年长领导者,他的解决方式是否认问题的存在,他说问题根本就不存在,正统的教义是赏善罚恶,他说:我根据几个重点作出判断,从历史的证据,从过去累积的智慧,以及我昨晚见到的异象,这些都指出同一件事,你遭受惩罚是因为犯了罪。他甚至说他看见异象,很坏吧,但他的语气温和,他说:约伯啊,人性本恶,没有人能在上帝说自己无罪,人人都犯了罪,我们都是罪人,你为何不肯承认呢?他很温和地说:我们每个人都犯过罪,我犯过,你也犯过,所以你才会受苦,只要认罪,上帝就会让你脱离苦难。他说:人会自找麻烦,人生免不了痛苦和悲伤。

约伯说:那为什么我受的苦比别人多呢?以利法说:要知道受苦是很好的管教,给你苦难是为了磨练你。各位有没有听过这种论调?人必须接受苦难,一旦接受了苦难,就能再度站起来,接受了苦难的磨练,就能够恢复元气。

以利法的语气恳切温和,他说:你只要认罪就没事了。这些忠告亲切又温和,可惜约伯听不进去,于是以利法的语气就变强烈了,他说:你坚称自己没有罪,这根本就是顽固。甚至他指责约伯不敬畏神,对神没有敬畏的心,到这个地步还不愿意认罪,他从同情变成了讽刺。讽刺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会变成瞧不起别人,

以利法他再次强调人性是败坏的,他谈到人性败坏到了极点,他的解释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败坏到了极点,所以受苦也没有资格抱怨,恶人不可能享有财富,若是有,也不会快乐。有没有看出他的逻辑?他说恶人不可能享有财富,即使他有,也不可能因为财富而快乐,这是把经验讲成了法则,这种论调在今天并不陌生。

最后他看约伯仍然没有反应,就使出最后的手段,强调上帝的崇高和伟大,他说上帝那么崇高伟大,哪会在乎你,上帝遥不可及,不可能来管你的事情,你干嘛把祂扯进来,上帝才不会在乎你过得到底好不好,你有那么重要吗?我们的上帝崇高伟大,不可能插手管我们生活中的芝麻小事。这是第一个安慰者,你可以看出他对约伯讲话的语气越来越强,但他的态度算是温和。

再来是比勒达,这个名字意指上帝所心爱的,不晓得谁给他取的,他显然比较年轻一些,我想大概五十几岁吧。最年长的先发言,这是有智慧的做法,我们都是先听最年长的人,这是自古以来有智慧的做法,最年长的人最了解人生,但是第二年长的比勒达自认很了解上帝,对考古学也稍有涉略,他说:新的看法都不对,要遵守传统。他是一个极端扞卫传统的人,他说:这是我们的传统,这是我们一向相信的。他满口仁义道德和陈腔烂调,还义正词严,他一点也不温柔,他甚至很生气,对约伯的回答极端反感,从他对约伯所说的话,看不出一点同情心,很不懂得体谅别人。他说:如果你没有犯罪,那一定是你的子女犯罪,你所有的子女都死了,他们肯定犯了滔天大罪。

这像在安慰一个遭遇苦难的人吗?他讲这种话,实在是叫人哭笑不得,他说:宇宙是按照道德自动运作,因果关系不但适用在自然界,也适用在道德上,只要犯罪就会受苦,你一定是犯了滔天大罪,看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他和约伯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最后他对约伯说:我们一定得听你胡言乱语吗?

他不耐烦了,各位,比勒达不耐烦了,所以就开始强调上帝的全能,他说:你可别忘了上帝是全能的,谁有能力谁就对,祂永远都是对的,因为祂是全能的。这是一个老掉牙的论调,谁有能力谁就对。他最后说:上帝比我们有能力,你不能跟祂争辩,你不如接受吧。

以利法强调上帝超越一切,上帝超越一切;比勒达强调上帝是全能的,上帝是全能的。在这种论调在今天并不陌生,下个礼拜我会在这里,向几个传道人讲这个主题,他们一直在教导这个,也相信这个,这个论点说上帝比我们有能力,所以我们不能和祂争辩。这么一来我们就变成了傀儡,一切都由预定论来决定,不是吗?

第三个朋友年纪更轻,但仍旧是个中年人,他十分武断,真是很奇怪,越年轻就越武断,是不是很有意思?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以利户,他才十几岁、却自以为最懂,现实生活不就是这样吗?《约伯记》的作者,真的很了解人性,所以这卷书才会流传这么久,因为当中的信息仍然很清楚。

琐法是个中年人,但他十分武断,甚至无礼,简直就是一个粗人,他指责约伯碍手碍脚,像是在议会中发表长篇大论、阻碍议案通过的人。他说:约伯,你讲这么多,只是要掩饰你的罪,别再讲了,赶快改过自新吧。他认为整个讨论都是胡言乱语,他说真希望上帝好好责备你。他说:也许你不是故意犯罪,可是你潜意识里一定犯了罪,只是你不知道,这很明显嘛。

他不断侮辱约伯,他说:约伯啊,你要在宽路和窄路之间选一条路走,不是走恶路,就是走义路,赶快选一条吧。他承认他不明白为什么恶人也能享有财富,但他相信这个情况不会长久,他坚持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他推断约伯一定罪大恶极,因为他的财富都没了。所以他强调上帝无所不知,因为上帝无所不知,所以祂甚至知道你潜意识里所犯的罪,所以这三个人各自强调上帝的某个特质。

各位,了解吗,今天有很多人用这种方式来辩论,强调上帝的某个特质来证明他们自己的论点,但这样讲不见得都对,他说:上帝甚至于比你还要了解你自己。琐法似乎也自认为无所不知,他们各自强调上帝的某个特质,并且认为自己也有那个特质,其实他们的观点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且他们都想扭曲事实来支持他们的观点,这种做法很危险。所以他们举出上帝的某个特质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扭曲事实来支持他们的观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偏见,扭曲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对上帝需要有清楚的认识,并且坚信不移,但是套用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了解吗。有时候确实是对的,但不见得都对,有的时候没有得医治,确实是因为人没有信心,有的时候真的是这样,但你需要用智慧来判断何时是这样、何时不是,不能够把它变成一个神学的公式,说有信心的人都很健康,今天很流行这个观点,到处有传道人这样讲,这就变成了偏见。当事实不是如此的时候,就会伤害到别人,这是把扭曲的事实套用在别人身上,我们都需要面对事实。

这里暗示了上帝最后会给的答案,在这里约伯一共发表了十次言论,三次向以利法,三次向比勒达,三次向琐法,一次向以利户,如果把这些话放在一起研读,可以看出,他的意思是上帝要为我的受苦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