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她刚刚进入道观时,路过三清殿瞥见的一幕。
夕阳下,从她的视角只能看到三尊塑像的下半身,神仙圆润庄严的脸庞皆隐藏在阴影之中。
难道……
这时,赵贵山忽地一拍大腿道:“我想起来了,因为拆迁的事我来了道观两次,回村的时候,那老道士总让我给三清殿敬一炷香再走。”
白青竹一听,赵贵山所说竟与她的猜测不谋而合?
逢庙必拜是一种民间信仰或是传统。
源于国人的实用主义思维。
甭管有用没用,先拜了再说。
礼多人不怪嘛,更何况是神仙。
现如今他们被困竹林,难道是因为神殿就在身旁,他们却无动于衷,对道观供奉的神灵不敬才招致了惩罚?
想到此,白青竹立刻下车。
此时幽风阵阵,竹影摇曳,黑影之中好似隐藏着无数双眼睛正悄悄注视着她。
白青竹深吸一口气,面朝记忆中道观的方向,双手合十,接连鞠躬三次。
口中默念:“大慈大悲的神仙啊,请原谅弟子的不敬,弟子这就返程为诸位神仙敬上一炷香,烦请为弟子化解迷雾,指明道路。”
说完又鞠躬三次。
“上车吧,往回走试试。”白青竹说。
司机在原地掉了个头,朝着道观方向驶去。
这一回,越野车只开了十分钟不到,前方便豁然开朗。
庄严肃穆的道观矗立在寂静的夜空下。
从他们的视角看去。
甚至能看到三清殿内苏晨正踩在梯子上给幽幽闪亮的长明灯添油的身影。
这还是他们头一次觉得光明是如此的珍贵,原本的慌乱、急躁和恐惧一扫而空,剩下的唯有对神灵和未知的敬畏。
青泉观的神殿一天二十四小时从不断烛火。
苏晨上高中时,第一次看到师父拖着老迈的身躯颤颤巍巍地给长明灯添油,就问为什么这么做。
毕竟师父赚钱不容易,还得花钱专门买灯油。
但师父说:“方圆几十里地皆是山林,我们道观则是林海之中的唯一一座灯塔,万一有人误入山中,若是能因为远远地看到我们的灯火而燃起希望,岂不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虽然这么些年,苏晨从没听说有人因为他们道观而获救。
但师父的习惯他还是保留了下来。
而今晚,则是他替代师父第一次给长明灯添油。
是的,如今道观还未通电。
这也不能怪电力部门,实在是道观过于远离村庄,且常年只有一名老道居住。
所以入了夜,苏晨只能依靠油灯照明。
(经各位网友指正,国内电力架设不可能出现以上这种情况。本文虽架空,但也基于现实。因此作者在此声明,该剧情有误,请各位原谅作者的无知。因为上两段本章说比较多的缘故,就不删除了,特此说明。)
然而就在此时,寂静的深夜竟传来了清晰的敲门声。
“砰砰砰!”
苏晨从梯子上下来,举着油灯来到大门口。
“谁啊。”
“大侄子,是我啊,你赵叔。”赵贵山在门外叫道,“别误会,我们回来不是劝你的,我们……刚才在附近转了一圈,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天就黑了,我们想进来讨口水喝歇歇脚。”
赵贵山不好意思说刚才忘了敬神迷了路,特地回来是为了把敬香补上。
苏晨也不疑有他,便打开铜皮包裹的木门放几人进来。
白青竹的高跟鞋踩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看到举灯青年的那一刻,她的步子竟是一滞。
油灯并不是很亮,火光在夜风的吹拂下不停晃动,在苏晨的身影上铺上了一层晕黄色的光影。
然而仅仅只是短暂的视线相交,就感觉他的眼里像是有光,不似月的清辉,也不似星辰的璀璨,更像是一汪清泉,安静的、冷漠的,等待千年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