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黄山下的李一友(2 / 2)浮生雅卷首页

见他的态度还算诚恳,程岚转头问了他一句:你知道泉水在哪吗?

“我带你们去吧!”

男孩两步并三步走到他俩前面自信地招了招手。这两个十几岁的男孩,带着一个四岁的妹妹在黄山脚下顺着小路边走边说:

“我看你们是跟着李万友过来的,他可是村里的大好人呐!”

“他不是叫李一友吗?”程岚问。

“要知道,人活在世,名字是父母给的,名号是大家传的,李一友是他的本名,可他后来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于是啊,大家就叫他李万友了。”

“那你能说说这是怎么来的吗?”

“这容易,你且听我说啊……”

——从前啊,黄山脚下有个种菜园的叫李一友。从十二岁起,就种菜养活瞎了眼的爹和娘。他把菜地收拾得墒是墒,哇是畦,青菜长得棵肥叶大。外人啧口称赞说:

“一友,你这样种到老,不是要成菜王了吗?”一友憨憨一笑,说:

“承伯婶们过奖,小的种菜这么下功夫,一是为了老子娘的衣食,二是让大家都能吃上可口的鲜菜!”

众人听了挺满意,心想:这孩子心田真好!

在家,爹娘也常心痛地说:

“一友啊!要不是爹娘没眼,你又无枝无叶的,怎么也不能叫你天天挑那么大的粪桶啊!”

一友又是憨憨一笑,说:

“没碍的,常言说:米谷是种出来的,筋骨是练出来的。只要爹娘衣食不愁,有积蓄还能周济过路的穷人,孩儿干啥活也不怕累。”

爹娘听了挺高兴,心想:苦不死人,累不死人,好心不愁没朋友。

就这样,既养活老子娘,又周济那些短盘缠、缺吃穿的人。一友长大了,个子高了,脸上有了胡茬儿。

不久,他娘和老子相继过世了,很多人都来送葬。人们说:行善的人兄弟多。从此,人们干脆叫他李百友。

而李百友没有了爹娘牵挂,就更一心归门地接济那些老弱孤残的人。他种菜卖得几个钱,全给了穷困的人。他依然住两间草屋,也没有娶亲。他的菜越种越好,人们称赞说:

“百友啊,想不到我们这个背道的地方,出了你个菜王,又能种出好菜,又常济穷救贫。你把千家万户挂在心里,该叫你‘万友’才对啊!”于是李百友又成了李万友。

“他的故事我们村里人都知道,爹娘都说李万友好,要学他做人。”

说罢,这三人也到了山泉这。

“我瞧你带着妹妹也不容易,这帕子我拿来擦汗用的,不嫌弃你就用来沾水掸掸身上的灰。”

说着,男孩从口袋里拿出一条麻制的帕子来。

“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名字呢。”程岚接过帕子说。

“叫我牛娃,他们都这么叫,我原名……我不记得了,先生之前给我写的字,看着可复杂了。”牛娃挠了挠头说。

“我叫程岚,她叫小月。”

“哦!”牛娃有些不好意思地把头低了下去。

程岚蹲下身子,在泉水池处捧起一汪泉水,给自己好好地洗了一把脸。这泉水清冽,还有些甘甜,水底的石头清晰可见,泉眼滚出的干净水源源源不断,看着令人欣喜。

人们所需的仅仅是一捧水,但是自然却源源不断地提供这么干净清凉的水,大自然的馈赠不属于任何个人,这是自然养育万物生灵所作的。

小月学着哥哥的动作捧起水,然后往脸上一扑,可是大部分的水都流下来了,还有的水把衣服打湿了。

程岚在池子里泡着帕子,泡好之后拿起帕子拧干,在小月脸上擦了几下。毛巾拿下来之后,小月额头上的刘海都朝上炸开了。

“好了好了。”小月要推开帕子,“我不擦了。”

“你这身上还有灰,你自己拿帕子拍拍。”

小月接过程岚手里的帕子,像模像样地开始掸灰。

风吹过松树林,攒在一起的松针发出沙沙的声音。

“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三个小人儿顺着来时的山路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