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2 / 2)宣和战意首页

“我当然……”江琥想到什么,随后摇摇头道,“不太会,哈哈哈,此时脑子蹦不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来去处,相近碧窗纱的美句来。”

“……你整的挺押韵的,只是这些没听说过,谁做的?你做的?”

“不是,忘记是谁的了,随口胡诌的。”江琥确实不知道是谁的,毕竟读的书多了,作者跟诗词歌赋总会搞混,毕竟词牌名总会旧酒装新瓶亦或是新酒装酒瓶。

“走吧,请你吃茶。”

江琥转身边走边说道,“那家茶馆也是勋贵的嘛?”

“你说的是清泰茶馆吧?”

“不知道,外边挂着一斗大的茶字幌子,也没见着招牌,看着楼下还有炒茶的师傅。”

“那就对了,只有清泰会在现场炒茶给看官看,很是新奇的经商手段。”

新奇吗?或许在这年代算是吧?但在后世其实听普遍的了,主要是让客户吃的放心。

“那是县尉杨琦的外戚开的,不过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那是他家的生意。”

杨琦?这名字怎么听着这么耳熟?江琥内心暗忖着,走出空荡荡的店铺,跟着魏修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很快走到了清泰茶馆门口,在未到店门口之前,便已经能够问道一股茶叶的清香。讲真的,从煮茶团到泡茶叶的变化,这中间历经了上千年。

“客官,里面请。”很快便有跑堂出来迎客,“不知客官是要现场吃,还是要买回家?”

“既要买回家,也要在这里吃。”江琥看着那炒茶师傅的动作,基本上跟在凤凰山看到的炒茶师傅的动作没多大区别,看来炒茶的工艺基本上固定下来了,不过不仅考究手艺,还考究嗅觉、眼力和火候的把握,所以想要吃到好茶,不仅茶菜要好,炒茶的师傅更是重要,不过当下茶叶主要还是做外贸比较好,所以江南和南边地区最是适合发展农业贸易的地方,而北边则适合手工业发展。

“客官这边先请试饮,喜好哪种茶品便选哪种。”

“有点意思,你们不怕吃白食吧?”

“客官说笑了,掌柜的说了,他不相信喝了这茶后,会不想买茶,再者这茶也不贵,即使是平民也是买得起的,只是多少的问题。”

江琥也只是点点头,其实吃的是消费者面子问题,若是真的豁出去不要脸面了,还真就给吃白食了,不过魏修也说过了,这可能是县尉杨琦的买卖,所以也是笃定这背后有人撑着,没人敢造次。

不过江琥主要吃的是这对待客户的态度,只要待客之道令人满意,消费者其实也是愿意买账的。所以江琥试饮了几种茶,随后选了一种取名为“乌叶”的茶叶,他有些意外盛行于后世的炒茶品类居然在这个年代便已经有了,他印象里不是说明清时期才出现并盛行的,居然在宣和年间便已经有了,真的很神奇!

好吧!只能说“传男不传女”和“如视珍宝”“藏着掖着”的传统手艺真是对传承没多大保障,容易断层变成绝学。

随后跑堂将江琥和魏修送进一间包厢,“两位客官请稍等片刻,甘甜的泉水和小火炉正在准备,若还需要其他糕点,也可以提出。”

“哦!暂时不用了,点的已经够多的了。”江琥婉拒他的推销心情,随便找个座位坐下,看着白墙上的水墨画,画的是梅兰竹菊君子四友,不过见惯了网上各种古风画,已然免疫了,所以只是扫了一眼便趣味索然,静等跑堂的送来烧水的器具,为啥不是茶具呢?废话,茶桌上早已陈列着茶具,意外的是,这样的一体式茶桌排水处其实已经趋近现代,江琥很好奇这样的家具,史书上竟然鲜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