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一片安静。
刘隆看了看众人,也是会心一笑,暗道自己一坐在这里,便立马堵住了方才还气势奔腾的一众儒士。
“怎么了,难道朕坐在这,你们就不会说话了?”
沉默无声。
依旧是无人开口。
“既然陛下都说了,我们就继续议事吧!”邓骘看了看刘隆,立即说道。
见状,杨震第一个开口说话。
“陛下,大将军,臣以为凉州的战事目前已经形成了局部稳定,西羌蛮夷必不可能轻举妄动,就算是交战,也只会是小范围内的摩擦。”
“现在国家休养生息,正好能够喘一口气,待来年国库充盈,粮草备齐,方才可以一鼓作气,拿下西羌。”
刘隆听着杨震的分析也是内心连连点头。
几日之前,在宫中随邓绥一起处理政事的时候,他也曾看到过凉州前方的奏疏。
最近几个月确实风平浪静,没有什么战火。
随着杨震的开口,众人也是渐渐舒缓内心的紧张,开始畅所欲言。
“伯起之言差异,此刻西羌之人已然深入我北地郡,以丁零城为据点,这是养寇自重,长此以往必将酿成更大的祸患。”
“说的对!我大汉和西羌一直战火不断,就是因为太过仁善,对于这些蛮夷,应该全部杀之,以绝后患!”
“没错,大将军应当立刻请朝廷发病,攻打羌人!”
......
众位儒士也是争得面红耳赤,其中好战者居多。
刘隆也是没有掺和,坐在一旁静静听着。
“这些儒士哪里考虑国家如今的状况,只会张口出兵攻打,不曾想过朝廷的困难......”
就在这时,坐在杨震一侧的朱宠突然高声道:“放屁,你们这些好战者好生糊涂,也不想想如今朝廷是什么状态。”
“仲威,我知道你和杨震是同门,但这也不是你反驳的理由。”有人立刻反驳道。
“我们虽是同门,但伯起所言确实有理,如今国家刚经历灾祸不久,好不容易能够安稳下来,怎可远征!”
刘隆扫了一眼朱宠,内心也是想到了一点。
此人和杨震确实师出同门,都是关内侯桓郁的学生。
这桓郁可了不得,曾教授汉章帝刘炟,官至太尉。
朱宠一脸怒意,继续道:“前些日子又有几个州郡发生地震,百姓能够生存,全靠朝廷赈灾,这样的情况下,哪里还有多余的粮草备战?”
“仲威之言,正是我之心意!”坐在角落,一直没有说话的陈禅猛然站了起来。
“如今灾祸持续,百姓手中无余粮,倘若大兴战事,必将引来苛政,到时候民怨四起,那才是天大的祸患!”
“陛下,大将军,臣以为如今太后休养生息之法完全正确。”
听着陈禅的见解,刘隆内心也是暗自赞叹此人。
“安静!”邓骘看到依旧争论不休的众人,立刻高呼了一句。
“陛下见笑了,府上的士子们平日里都是这般畅所欲言......”
刘隆一笑,挥手道:“无碍,朕很喜欢舅舅府上的学坛议事风格,大家各抒己见,很是爽快。”
“陛下,那您怎么看今日众人所言?”说到这里,邓骘也想听听天子的想法。
下方诸位士子也很是期待,纷纷目光看向了阶上。
“刚才听闻诸位士子的言论,无非就是战与不战的问题。”刘隆轻笑一句,娓娓说道。
虽然刚才心中对一众好战的儒士多有不满,但想归想,嘴上却还是得平和一点。
”朕以为我西北边疆,还是得以战征服羌人,彻底打服他们,不听话的统统杀之!”
“但——战机得看天意!如今朕与太后休养生息的仁政刚展开不过半年,正值关键时刻,此时又恰逢夏耕之际,的确不是备战的最佳时机。”
刘隆指了指陈禅,继续道:“刚才此人说的很对,一旦征战,必将加重赋税,但如今百姓如此艰难之际,朕于心不忍......”
邓骘也是内心也是连连赞叹,没想到眼前的年纪尚小的天子看问题如此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