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虽然不是贵妃娘家一派的人,但工部有个主薄却是陈贵妃娘家的人,想要主导工部什么时候拿出这份方案,不是没有可能。
太医曾经说过,皇后的头风容易被引发,所以一直要皇后注意饮食,注意保养。贵妃在宫中多年想要引发皇后的头疼,也并不困难。
至于随风夫人,欧阳丫头,想要把他们两个掺和在一起,也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这件事情得亏宁丫头镇得住场子,将东宫里里外外看的严严实实的,一边要护着东宫那位生孩子,还得护着萱丫头,还得注意自己不被人暗害,倒是有些手段。
不过这毕竟只是皇帝的猜测,并没有确切的证据,陈贵妃虽然只是一介女流,背后的势力也不算太大。但如果真的要动她背后的人,也会在朝堂上引起不小的风波,只派人将这件事情暗暗的查探一番,记在心里,以后有机会再慢慢的翻出来好好的算一算这笔账。
皇帝没有将自己的猜测告诉皇后,皇后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陛下没说什么,她自然不会再问。毕竟从理论上来说,欧阳萱也是有一定过错的,经此一事,对宁静也更加的喜爱。宁静能在这种情况下护着欧阳萱,她也就能放心欧阳萱了,只要这丫头以后不惹事,和和顺顺的度过一生完全没问题。
东宫添了两位小公子,自然是大喜事。宁静重赏了辛苦了大半年的嬷嬷、太医、宫女、太监们。皇帝皇后自然也不吝啬,赏了好些东西,虽然宁静并不缺,但对于玉珠来说,确实需要。
李晟睿一如往常的去找皇帝赐名,皇帝笑骂道“你的儿子,你自己取名字去。”李晟睿又将这个重任丢给了宁静,道“反正两个都叫你娘,你来取。”差点儿没被宁静一脚踹出长春殿。
不过,宁静却并没有说什么,皇室这一代是景字辈,景宁的宁字取得是她的姓,目的也很明显。宁静对于取名一事,颇为烦恼,想了半天,写了七八个字,让李晟睿选,李晟睿选了选,二公子取名景鸿,三公子取名景瑜。
宁静在好好的休息了五六日以后,身体也松快了许多,让人将玉珠的孩子抱过来,看了又看,怎么看都觉得玉珠家的这小子比自己那小子要好看,不得不佩服玉珠的基因,若是玉珠在生个女儿,那一定倾国倾城。
宁静本来要命人将两个孩子抱去椒房殿的,不过皇后不愿意,怕过了病气给孩子。太后听说东宫来了两个小公子,拄着拐杖,欢欢喜喜的跑到东宫来看重孙子,倒是把玉珠吓得够呛。
太后坐在宁静床前,道“亏得你这丫头还这么好脾气,欧阳家那不省心的小丫头,还真是会找事情。按老太婆我的脾气,就该狠狠打她一顿,打得她半个月起不来,看她以后还乱不乱跑,听不听话。”
欧阳萱这几日确实老实了,宁静身体好一些之后,欧阳萱自己举着戒尺前来请罪谢恩。那日她回去之后,自然也听说了常美人和吴美人的结局,关键是这个结局还是太子妃的建意。又听说太子妃当着众人,砍了一个宫女,当真是把欧阳萱吓得够呛。
欧阳萱本以为自己也会重重的挨一顿戒尺,没想到宁静只训斥了她,并没有打她。联想到宁静从前的手段,欧阳萱吓得睡不着觉,每日战战兢兢的,在宁静跟前端茶递水的伺候着,也总感觉有把剑悬在头上。
太后带着几分责备,似乎若是欧阳萱在跟前,她真想举着拐杖打过去。欧阳萱正端着汤药走进来,正好听见这话,吓得手里的盘子抖了一下,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赶紧的跪在地上请罪。
老太太正在气头,一看见欧阳萱进来,举着拐杖就要打,宁静连忙喊住,赔笑道“皇祖母,您要把人给打坏了,孙儿哪里再找个这么顺手的人使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