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去向(2 / 2)重兴炎汉首页

“使君谬赞,昨者我尝仕州郡之中,无暇照料家中繁琐,家中产业只能交与舍弟舍妹打理。”糜芳提醒,说了几句闲话,糜竺脸色恢复了往日的平淡。

“公祐前半晌与我相遇在此,知使君不远,就在此处埋锅造饭,慰劳将士,前方有我自家壁垒,使君可令众位将军下马安歇。”

进了糜氏坞壁,饮食修整,救治伤兵,件件桩桩事务忙得糜竺等人脚不沾地。稍许好转的刘备也与众将入营中安抚兵卒,见兵士渐渐安稳,夜半方才回转。

奢华的屋宇内,灯火明亮,不顾疲惫的刘备召集了一众文武,欲与众人商议今后进退方略。

刘备端坐上首,仔细详察眼前尚不熟悉的众人,只见身形高大的关羽坐于右侧首席,威武雄壮的张飞次之,接下来却是夏侯博、钟离皋、士仁、吕由。这些是连番败仗后,军中仅剩下的的核心将领了。

左侧位尊,自然是糜竺首坐。糜竺之弟糜芳,却是紧列其后,孙乾、简雍则陪坐末位。

刘备揉了揉额头,缓解一下疲劳,“现今得子仲之力,军心暂且安稳,但吕布、袁术虎视在侧,危机并未解除。今后当如何,诸位可有良图?”

糜竺见刘备语气如常,心下安定,“使君如今营中兵马尚有两千余众,我家中童仆、庄客、佃户,仔细清点,亦可得两千之数,具为精壮,可充为卒伍,助使君重振兵威,暂做立足之基。”

饶是颇有定力的刘备,确切的听了糜竺的话,也不由得有些激动。关张等人听了糜竺的言语,也接连感谢糜竺。

“如今已是一家人,众位不必如此,权当竺嫁妹的嫁妆了。”糜竺半开玩笑的回复众人。他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已得刘备同意,在座众人也都知晓了。

众人闻此言也是一片喜乐之声,“只是这些人尚未习练,难经战阵,还需劳烦诸位将军操练。”

“也好,云长、益德分统其兵,用心操练。如今数万大军,十不存一,大部溃散,剩余兵士,我意先行整编,先握成一个拳头。”

刘备见诸人平静下来,就将心中盘算淡淡说了出来。众人凝神细听,没有言语,就继续说道,“这些部众皆与子芳相熟,子芳可统兵五百,任部曲督,隶属云长帐下。”

“子渊所部还有多少人?”刘备问向自己的扈从长夏侯博。

“尚有一百三十余众。”

“留下五十人,其余都散出去,再从各部抽调忠勇精锐,凑足二百人,暂做新卒训导。”

“简之尚余多少部众?”刘备转向吕由,吕由部下所剩不多,但多为丹阳精锐,勇悍非常。

吕由见刘备问向自己,一时心头惴惴难安,“禀主公,所剩不多,只有百十余人。”

“那就挑出四十名,充任都伯,你的话也同子芳一样,暂时统军五百,任部曲督,隶属益德帐下。”刘备干脆的说道。

“其余丹阳旧部还剩多少?”

“加上伤病,尚存一千三百多人。”关羽应声回答。

“那就整编一处,全部由云长统帅,简之部余下的兵士也归此部,至于缺额的伍长、什长、都伯,均由简之部率先选任。至于尚存将校,能者拔擢。”

刘备沉吟片刻,“至于庸者,就不做变动。”

刚打了败仗,一切以恢复士气战力为要,此时来一个庸者汰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混迹军旅日久的刘备,深知军中不论多么小的事都大意不得,遑论人事变动这种牵动人心顺逆的大事,不能不慎之又慎。

吕由本无将兵之才,此前刻意拉拢,不过是为了显示亲近丹阳兵之意。如今陶谦的丹阳旧部全部弃自己而去,连他赠予的四千丹阳兵也三剩其一了,那就趁机把吕由彻底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君义部骑兵还有多少?”

士仁出身乌桓小部,自小流落幽州,居广阳,就取了汉族名。后来遇到黄巾之乱,投效了起兵抗暴的刘备,见他性机警,便弓马,稍有勇力,便收留了他,做了马弓手。

后来跟随的时间长了,也一步步做到了骑督。自从刘备接掌徐州后,水涨船高,士仁手下将兵却也过了千数,只不过刘备并未给他擢升官职,对外名义上依旧是骑督,为的是免得树大招风,刺激徐州各方。

“三百余骑。”士仁回答道。

“伯达所部呢?”

“也是三百余众。”钟离皋有些底气不足。

士仁所率骑兵是自幽州跟随的乌丸杂骑,骑射精良,此次连番败北,旧部折损不多。而钟离皋率领的是更早跟随刘备的涿郡旧部,此次却溃不成军,已经三去其二了。

刘备心下计较一番,剩余的数百人怕是自己辗转各地的游侠流士。

说是游侠流士,不过是市坊间破落的平民百姓、闾巷游侠、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以及走街串巷的市井商贾。成分虽然杂乱,毕竟是苦心经营多年攒下的老家底,一下子折损这么多,真是蛮心疼的。

“君义、伯达两部也归益德统率。淮阴、淮浦各处料想应该还有不少兵卒散落乡里,君义、伯达明日率领骑兵启程前往搜集,可分成数支小队,不要大张旗鼓,此外,也要留心探查袁术军兵动向。”

“至于吕布......”言已至口,刘备转念一想,谋可寡而不可众,是战是降是和,自己尚无定计,在座众人怕是也难以说得清楚。

“稍缓几日,看各方情势变化再做计较。诸位连日辛劳,早些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