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正斜躺在竹椅上,一只手拿着一本书页有些泛黄的书籍。
另一只手端着茶杯,眼睛微眯着,也不知道是在看书还是在打盹。
沈黎进来的时候,老头抬眼看了一下,也不说话,只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
沈黎看到老头子悠闲的样子就有点来气,把干柴重重地摔在地上。
“喂,老头,过两天我去镇上赶集,把你的空煤气罐给我,我给你换一罐新的吧。”
老头抬眼看了看满身疲惫,神情有些生气的沈黎。
“就你那辆破摩托车,要带一个人,还带一个煤气罐,你就不怕摔到路边的沟里?
过两天中秋节了,我儿子开车回来,让他去换吧。
沈黎大概四五天就会骑上那辆花了六百块钱买来的二手摩托车,载上父亲去镇上买一些肉食蔬菜,鸡蛋米面之类的食材和一些生活用品。
去赶集也等于给自己放假,因为连续工作四五天身体会很累。
再者松树连续割了四五刀,产油量就会下降,需要隔一天再割。
这样才能恢复产油量,树和人一样,都需要休养。
沈黎本想着给这老头换回煤气罐,就不用每天给他带干柴了。
本来在山上跑了一天,已经够累了,回来时还要扛一大捆干柴,实在累得够呛,没想到这个倔老头却不要他换。
沈黎白了一眼躺在竹椅上悠闲喝茶的老头。
“随你吧,反正干柴省着点烧,我这一天天地从早忙叨叨晚,还要给你背干柴,累死了。”
说完转身离开小院,快到院口时又听到老头笑着说道:
“你今天的这捆干柴有点少啊,看起来只有四五十斤。
年轻人,我看你的身体有点虚呀!我像你这么年轻的时候,一次都能扛一百多斤呢。”
听到老头的调侃,沈黎有种想转身走过去把老头从竹椅上一脚踹翻在地的冲动,但还是忍住了。
主要是在山里跑了一天实在太累了,没什么闲工夫去跟这个老头计较。
只是在心里暗骂一句,“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随即走出院门,向着住处走去。
沈黎走在路上又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这个糟老头子的场景。
几个月前的一个傍晚,沈黎割完松油走在回去的路上。
看到前面有一头发花白身体佝偻的老者,背上背着一捆干柴,略显沉重的干柴把他本来佝偻的身体压得更弯了。
怀着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沈黎快步走到老者面前。
“大爷,我看这干柴挺重的,我来帮您背吧。”
随即抱过老者背上的干柴放在自己的肩上。
老者看着眼前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的年轻人,说道:“小伙子,太感谢你了。”
沈黎微笑着看了看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老者,挺了挺挑着干柴的肩膀。
“没事,您是住在前面的村子里的吧,我是在这附近的山上割松油的,在村里租了间村民闲置的老房子住,正好回去顺路,帮您挑一下吧。”
说着一起和老者向村里走去。
走到村里,老者指着路边的一座老房子:“到了,这就是我家,小伙子快进屋坐坐,喝口茶吧。”
这是一座土墙灰瓦的老宅。
老宅前面有个小院,院外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前面还有一条小河似玉带般环绕而过。
沈黎随着老人进入院中,把肩上的干柴放在屋檐下的墙脚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