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是令人震惊的非凡能力。
即使如此,鬼谷子知道提及这点已足以让荀子震惊。
他对苏辰保持谨慎,出于保护的原因不公开这一点——这样恐怖的天赋极有可能给他引来无尽麻烦,甚至危机自身生命。
在这个险恶的世界,无数敌对之人防备纵横捭阖之策,一旦 曝光,恐怕有人为了苏辰将来的威胁而图谋不轨,意图扼杀一颗未萌芽的天才。
鬼谷子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尽管此次带苏辰来儒家是为了向荀子展现其才华,但确保他的人身安全始终优先考虑。
听了鬼谷子的话,苏辰停住了阅读,看着前者,眼神里闪过欣慰的神情。
他心中默默感叹:“鬼谷前辈总算懂得分寸,没有真的误了仲永啊。”
他庆幸自己没有被儒家过度关注,毕竟这种事一旦传开,未来只会变得更加复杂。
接下来,在墨家机关城的第一站,鬼谷子就公开了自己的 身份,尽管苏辰并未显示出任何特殊的才能。
仅仅是接班鬼谷的身份,已足矣引来墨家的瞩目。
如今转至儒家,出于必要,他协助鬼谷子展示了一部分天分。
如果鬼谷再不知轻重,泄露了他的"生而知之"能力,只怕不只是墨家、儒家,此事一旦广为人知,今后的日子将充满困苦。
还好,鬼谷子掌握好了分寸。
念及于此,苏辰心头忽然豁然开朗,“其实想想也是,鬼谷老人是前任纵横天骄。”
“这么简单道理,他也清楚得很呢。”
苏辰在心底默默表示赞同。
鬼谷子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对他天赋的妥善利用,为自己赢得更大的收益罢了。
这就是纵横之术的实际操作手法。
三言两语间已能让世间震动,把握进退是纵横的精髓。
不得不说,表面看,鬼谷子仿佛是来炫耀才华的。
但实际上,他有着更为深远的布局。
正如鬼谷所预料的那样,即便苏辰被形容地低调无比,但对于荀子来说仍是震撼无比。
荀子望着苏辰,眼中充满炽热与惊艳。
那直视的目光令人一阵寒意,让苏辰都觉得不自在。
没想到此刻的荀子,几乎已经克制不住内心的冲动。
一岁的稚龄竟能认识所有文字,并且一听即通,这等惊人天赋竟出现在苏辰这小孩身上,荀子又怎能不感到难以置信?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想。
苏辰之前的现场阅读表演,令荀子深深相信鬼谷与苏辰之言的确实可信!他内心兴奋得甚至有些紧张,暗暗心想:“这样的奇才,简直就是天降文圣!”
“假以时日,他若在儒家栽培,必会有难以想象的辉煌成就。”
“他必将如孔孟般成为一代文圣!”
满腹期待之余,荀子深感遗憾,懊悔当初未能被苏辰看中,将其带回儒家。
此刻对苏辰的渴望更胜过往。
再也忍不住心中欲望,荀子转而看向鬼谷子,开门见山地道:“老鬼谷,你看我们怎么商量才好?”
“为了能把这个孩子收在儒家,任何条件我都答应!”荀子愿意做出一切牺牲。
然而,鬼谷子听着荀子的请求,心中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看着荀子眼巴巴的模样,他颇为享受,但口中坚决拒绝:“打住!”
“苏辰已加入我鬼谷一脉,此生属于鬼谷,死后亦然。
绝不会有改投他处之事。”
说到“死后”,鬼谷子本能地瞄了苏辰一眼,暗中笑道:“不过嘛,我想这小子应该是长命百岁的了。”因为练习了苏辰赠送的那部《八荒吞蒸混元秘法》,鬼谷子更加确定其修仙潜力无限。
凭借这门仙法,他知道苏辰有可能成仙;那么对于未来而言,即便是仙人成就,也必然是鬼谷仙人无疑。
儒家想要收苏辰入伙,简直是做梦,至少对于此刻的荀子而言,如此设想根本不现实。
他只以为鬼谷看中了苏辰非凡的才能,不舍弃他。
而苏辰就在眼前,荀子绝不肯就此放过机会。
他转向苏辰,认真地说:“小家伙,跟着老鬼谷,你的天赋将付诸东流。”
“武学再高又能如何?再强大的实力,也无法改变最终命运,如同划空而过的流星。
然而若来儒家……”
"以你的才情,日后必能成一代理学大宗师。
"
"那样的声名将会流传千年,为后世世代传颂,这是习武者难以企及的高度。
"
荀子言辞清晰,他在暗示就算苏辰最终成就的是大算子的地位又能怎样呢?在他看来,人生短暂,这种声名不过是多了些许虚名。
不论多伟大的武学高手,终有一日会被世人遗忘在时间里。
可若为文圣,情形则全然不同。
譬如孔孟,尽管他们已逝去多年,可是他们的学说思想依旧永垂不朽,姓名犹在万民口中口口相传。
"这便是学文与习武的差别!"
在一旁的鬼谷子嗤笑一声,心中明白荀子将苏辰的才质看作仅局限于学术方面。
他并未揭穿 :实际上,苏辰在武道上也有着令人震惊的天分,甚至通晓八荒吞蒸混元妙法这样的修仙奥秘!然而此时,为了避免引人注意,他并没有多提此事。
只是鬼谷子忍不住心中的不服:"这只是狭隘之见。
"
他说,“纵横术不仅仅是武学,也是策略学的一种。
你可曾忘记,纵横家的权术何以使万人畏惧?”
“苏辰,未来必然能把纵横术发扬光大!”鬼谷子满怀信心。
荀子并未示弱,反而开始对纵横术发起质疑,认为它“乃滋生世间乱端之本因”。
鬼谷子听见对方这样说,反讽儒家学说,声称在混乱世道中儒教理念不过书呆之见,无法在危机面前扭转局面或使敌军罢兵。
他坚信有矛盾就有争斗,因此纵横术不会被淘汰,而会代代相传。
这场辩论逐渐脱离苏辰的主题,两位老者陷入了一场宏观的大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