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初入妙丹门(2 / 2)仙印传首页

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常有奇异的灵妖身影闪现。它们有的形似玉兔,双眼灵动,浑身毛色洁白如雪,奔跑时仿佛带着月华的光辉;有的宛如彩蝶,翅膀扇动间洒下点点荧光;有的仿若灵狐,身后拖着九条绚烂的尾巴,每一条都闪耀着迷人的光彩;还有的像麒麟,周身环绕着祥瑞之气,步伐稳健而庄重。

“道友,此处便是我们妙丹门的秘境灵药谷。”两位童子看着唐寅惊讶的样子,捂嘴笑了许久,然后用稚嫩的声音向唐寅解释道。

“这里面和外面真是天壤之别。”唐寅惊叹道。

“那是当然,这里被我们太上长老用虚天迷踪阵遮挡住了,凡人怎么可能看得见呢。”童子不屑地撇了撇嘴。

在这座仙山之外,还有五六座山峰悬浮环绕在山谷上方,其中中间那座山尤为巨大。令人惊奇的是,这座山峰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地下有着神秘的连接。一条幽深的通道蜿蜒而下,不知通向何处。通道中弥漫着朦胧的雾气,隐隐传来低沉的呼啸声,仿佛其中隐藏着无尽的秘密和危险。偶尔有奇异的光芒从通道深处闪烁而出,瞬间又消失不见,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

在这个山谷的山顶,有一个古铜色的炉子,它散发着暗色的金属光泽,仿佛是从天上掉落下来的一般。大半的炉身倾斜着,陷入了泥土之中,地上散布着巨大的岩石碎块,土地也变得纵横交错,一片荒芜。

这个炉子的耳环被雕刻成龙的形状,上面刻着古老的文字,侧面还有巨大的八卦图案,显得古朴而典雅。时不时有飞鸟在此停留,雨水的浸润让炉身陷得更深了。烟雾缭绕,如薄纱一般,还不时有闪电穿梭其中。微风吹过,扬起尘土,在微弱的光芒中飞舞,更增添了几分苍凉之感。在炉子的下方,有一潭湖水,水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炉口的淡蓝色火焰飘忽不定,时而穿出,时而收缩。

“此乃上古炼丹炉,据传许久以前,上古大能修士斗法之时,不慎掉落于山顶。当时炼丹炉内所有珍贵药液皆流入山谷之中,才有了如今这山谷的存在。”童子指向巨山上的炼丹炉。唐寅颔首,望着那炼丹炉,陷入了沉思。

唐寅随童子来到一处名为“执事殿”之地。此殿坐北朝南,气势恢宏。殿两侧墙壁之上,绘有梅鹿、松鹤及花卉等大型浮雕彩画,栩栩如生,给人以古朴神秘之感。殿内,成双排列的金瓜、斧钺以及带有古朴彩缎飘带的幢盖,更显庄重肃穆。山门前的两根装斗旗杆上,飘扬着方形黄旗。

唐寅踏入执事殿,只见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匾额,散发出丝丝缕缕的灵气波动。往后瞧去,执事殿后还有三间内殿,大门紧闭,透着神秘莫测的气息。

童子引领唐寅来到一处柜台前,柜台后的执事将目光投向唐寅。这位执事身着一袭青灰色长袍,衣摆上绣着精美的云纹图案,彰显出其身份的不凡。这时,童子说道:“孙师伯,此人为外门执事慕容靖所荐入门。”说着,便把四海商盟的令牌和信递了上去,随后两个童子转身离开。

“多谢两位童子。”唐寅对着两位童子的背影说道。

孙师伯看完信件和令牌之后,拿出那本边角有些磨损的记事簿,轻轻翻开那泛黄的页面。他提笔将唐寅的基本信息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

紧接着,孙师伯从怀中取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白色光珠,而后将光珠缓缓靠近唐寅。就在刹那间,白色光珠“滋”的一声响起,迸射出一道奇异的光芒,瞬间就将唐寅给笼罩其中。孙师伯则紧紧地盯着测灵珠上闪烁的光芒,过了片刻,他不由地皱起眉头,满是无奈地叹息道:“唉,居然是五灵根。”

唐寅听了孙师伯的话后微微一怔,随即很快恢复镇定,恭敬且坚定地说道:“孙师伯,弟子定会加倍努力。”

之后,只见孙师伯直接从自己的储物袋里拿出了一套崭新的紫色衣物,小心翼翼地将其叠放整齐,然后把各类杂物用品一件一件有条不紊地进行摆放,随后他又在众多物品中选了一些珍贵的丹药和精致的法器,还有一个小型阵法,最后将这些东西一同仔细地收拢到储物袋中。

过了一会儿,孙师伯转头看向唐寅,语重心长地说道:“师侄啊,你刚来本门,修为尚浅,基于目前的情况,我打算安排你去灵药谷种植灵药。你看,这里有七彩兰和福寿果的种子,还有相关种植的书籍。你可一定要用心去学习种植之法,切不可马虎对待啊。”孙师伯边说边指着这些种子和书。

唐寅恭敬回道:“多谢师伯指点,弟子必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