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 农事:灵田(2 / 2)太玄:开局就造反首页

黄农师点头道:“确实如少府主所说,大地灵脉的网络虽然布满整个太玄界,但灵脉本身就分为显脉与隐脉。

隐脉藏于地下,灵气不露,光是显脉的那点面积,相比整个太玄界的土地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

以我们石泉县来说,建立在灵脉上的灵田数量不过四百七十七亩,即使算上周边灵力逸散的低阶灵田,也不过四千出头。想靠这么点灵田养活石泉县三十五万人口,无异于异想天开!”

“那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自然是依靠工器监研究出来的聚灵阵盘。”

黄农师神采奕奕介绍道:“聚灵阵盘是种田专用的灵器,我们楚国的乡一级,就是以它为核心聚集起来的。

聚灵阵盘上雕刻有聚灵阵,放入极品灵玉激活后,就能自动以其为中心,聚集周边灵气,影响范围可达方圆三百万亩。

而我们则可以调节阵盘的运行快慢,运行越快,聚集区域内,灵气的浓度就越高,当然,相应的区域范围就会变小,极品灵玉的消耗速度也会加快。”

“那石泉县聚集的灵气浓度是多少?”楚沉若有所思问道。

“大约在三十倍。”

黄农师侃侃而谈:“我们石泉县的普通灵田,主要种植的是五色米和砚山麦。其中五色米五行均衡,砚山麦灵气饱满,都是适合所有初阶修士食用的灵米灵麦。

五色米最适合在二十九至三十三倍灵气浓度中生长,而砚山麦则是二十七至三十二倍。为了方便规划乡村的位置,我们便选择了三十倍这个居中选项。

如此聚灵阵盘稳定之后,方圆十万亩的土地上,便有了三十倍的灵气浓度,成为适合耕种的普通灵田。这十万亩灵田,便是一个乡的基本规模。

当然,想要将土地转化成灵田,还需要深耕、育肥、灌灵、养灵等诸多程序,但我们太玄界内陆,这些灵田早在数十万年前就已经养好,唯有南荒道那边,还需重头走上一遍。”

楚沉听得频频点头。

果然种田这种事情还是需要内行亲自讲解,实地考察。光靠自己一个人找资料,很容易就会脱离实际。

“普通灵田我已经知晓,那大地灵脉附近的灵田呢?”

“启禀少府主,大地灵脉的显脉附近,灵气逐渐向外逸散,呈现一个逐渐下滑的趋势,这种倾斜的灵气浓度显然不适合种植。”

黄农师介绍道:“所以工器监研发出一种平灵阵盘,功能与聚灵阵盘的聚集灵气不同,平灵阵盘启动后,会自动平衡区域内的灵气浓度,使其处于一个均衡的状态。

由于大地灵脉附近的灵田,灵气浓度远高于普通灵田,却又远低于灵脉上的中阶灵田,所以一般又称之为三阶灵田。”

黄农师指着桌上的一壶灵酒,为楚沉介绍道:“少府主刚刚喝过的这壶玉泉灵酒,就是用我们三阶灵田产出的玉阳米,配合石泉灵水酿造而成。”

“原来是石泉县的特产,难怪味道如此香醇,稍后务必再备上两壶,我好带回府中细细品尝。”楚沉点头夸赞道。

县尊听到这番话,立刻摆出一副高兴至极的表情。

“少府主能看上玉泉灵酒,实在是我等的荣幸!

石泉县虽是小地方,但也有不少独有的地方特产,下官必定不会让少府主空手而归!”

“意思一下即可,不要搞得劳民伤财。”

楚沉摆摆手,被县尊的顺杆子上爬搞得微微有些发窘。

我是来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的,你这搞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特意过来吃拿卡要一样……

“黄农师,还请继续说三阶灵田的事。”

“是。”

黄求戌应声道:“我们石泉县共有三阶灵田三千六百亩,主要种植的便是小寒灵米、玉阳米和三阶砚山麦。

其中小寒灵米需要背山环水的环境,我们广南府不像州府五河府那般,有林江支流的充沛水源,所以小寒灵米只种植了四百亩。

而玉阳米和三阶砚山麦则各自种植一千六百亩。”

“这三种作物具体是什么情况?”

“少府主,小寒灵米是阴属性五行均衡的灵米,而玉阳米则是阳属性五行均衡的灵米。

至于三阶砚山麦,是由普通砚山麦经过司农院数十种灵器刺激之后,突变出来的优良品种。其麦粒中蕴含的无属性灵气比普通砚山麦要浓厚得多。

以此磨成麦粉,调配以各种灵水,就能制成各种面食。广南府内的三四阶面食,大多是用三阶砚山麦的麦粉制作而成。”

“砚山麦……”楚沉忽然反应过来,“这和府里的砚山县有何关系?”

“少府主目光如炬!”黄农师笑道:“这砚山麦最初的试验地,正是与石泉县相邻的砚山县。

这个麦种极为适合我们广南府的灵气环境,因此一经推出,就在广南府传播开来,成为种植最多的灵麦品种。

而三阶砚山麦——”

黄求戌挺直了身子,不复之前谨小慎微的表情,以一种颇为自豪的姿态说道:

“如今遍布广南府的三阶砚山麦,正是下官带领四位中阶农师,花费三十余年时光,试验选育出来的优秀麦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