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陛下刚才所说,如果能够重新为淮河找到一条入海口,应该就能够解决黄淮水患频发的问题。”
詹徽也随声附和:“关键是这条入海口应该选在哪里?能够承载淮河水量的入海口,必定不会是涓涓细流,除了原本的淮河入海口之后,那就只有长江入海口了!”
“你的意思是,让淮河经过长江,流入大海?”
朱元璋思考着这个方案的可行度,听起来倒是不错。
詹徽点了点头:“陛下您看,淮河并不像黄河那样有着大量泥沙淤积,通过长江入海,并不会带来地上悬河的问题。
而且长江河面宽阔,非黄河所能比,能够承载淮河的水流,即便是汛期,也应当无碍才是。”
“淮河距离长江颇有一段距离,该如何办?”
朱元璋指了指淮河与长江之间宽又阔的距离,“如果开凿人工河渠,这未免太过于长远。”
放在后世,这都是极大的工程,也只有在统一调度之下,才能够完成,而且这还是在重工业发达的前提之下。
而现在是大明,进行任何大工程的建造,都需要依靠人力,如此浩大的工程量,需要的人力物力不知道要多少。
搞不好就会弄成隋炀帝风格,直接来一手王朝覆灭。
看着河道图,君臣几人都陷入思考之中。
直接连通淮河与长江显然是不靠谱的事情,其中耗费的工程量实在是太大。
谁敢提这个,估计就是大明朝覆灭的祸根,怕不是要被拉出去辕门斩首!
思索了有许久,严震直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利用现成的湖泊与河道,减少工程量!”
“说来听听!”
严震直点点头,指着河道图上没有标注的部分,道:“臣记得,在这里,有几个湖泊……”
话没说完,朱元璋便道:“换河道图来!”
王公公急急忙忙去了,很快新的河道图展开,这一次省去了黄河以上的部分,出现的和长江有关,显得更加详细。
严震直有了河道图,精神一震,解释起来更加清楚,指着河道图上道:“陛下,您请看这里!”
顺着严震直指着的方向,是一条横跨南北的人工河渠,也就是后世有名的京杭大运河。
严震直手指着京杭大运河西侧的几个湖泊,介绍道:“陛下,微臣以为,可以将京杭大运河西侧的氾光湖、界首湖、新开湖、邵伯湖等湖泊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大湖。
而后,在洪泽南岸疏浚出一条新的淮河河道,联通运河西侧的氾光湖、界首湖、新开湖、邵伯湖,然后从扬州汇入长江,再通过长江入海!
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淮河泛滥的问题,才能够既保住祖陵,又不影响淮河南岸的百姓!”
听完严震直的设想,朱元璋等人都陷入良久的沉默之中。
并非是严震直的设想不对,而是这个设想,有点太过于大胆了!
在严震直说完之后不久,詹徽面色严肃,提出来一个严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