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他半句不好,无异于自掘坟墓。
朱允熥眼底有些许鄙夷,正想找个位置坐下,朱允炆贴心的给他安排在了旁边。
“你我兄弟,相邻而坐即可,隔得远了反而显得生分。”
朱允熥心里不清楚朱允炆卖的什么药,但为今之计也只好坐下。
位置靠前,他没来由的有些心慌。
以前读书的时候,最不喜欢坐前排。
在老师眼皮子底下,还怎么偷懒耍滑?
总感觉头悬利剑,不得安宁。
瞧了瞧前方桌案上粗大的黑色戒尺,朱允熥心里咯噔一声。
嘶!这玩意应该就是摆着看的吧,不会是给我们使用的吧?
一旁朱允炆指了指桌案上的黑色戒尺,笑道:“皇祖父最是重视教育,他和几位先生说了,有皇子皇孙不认真读书,就可以用这戒尺拍手板,三弟你瞧见没,戒尺上还刻着皇祖父亲笔手书的【准】字呢。”
“那这戒尺用过没?”
朱允熥忽然有些慌了,这玩意被抽一下可不是开玩笑。
话说自己可是皇孙,身份尊贵,这些臣子,应该不敢吧?
“用过!”
朱允炆回忆道,“据说以前几位叔叔在这读书的时候,负责教授的先生是宋濂宋夫子,当时咱们的四叔性格顽皮,没少被宋夫子抽。四叔还告状呢,结果被皇祖父拿着鞋子一顿抽,哭爹喊娘呢。”
嗯?
朱允熥有些懵了。
你说的这是正史吗?
怎么这么像野史啊?
历史上有这回事?
朱允熥挠了挠头,瞥了眼桌案上的黑色戒尺,心里发慌。
甭管这是不是正史,单纯就这戒尺的份量和威慑力,那都不简单。
上边还有老朱御笔亲题,起码能当圣旨用。
拿来恐吓不听话的皇子皇孙,绝没有问题。
等待的时候,陆陆续续又有人来。
很多人和朱允熥年龄相仿,还有些比朱允熥还要小。
六七岁的不在少数,朱允熥虽然都叫不上名字,但也不得不佩服老朱的身体素质。
这五六十岁的人了,每天处理那么多政务,晚上回去还能酷酷造小孩。
就这身体,简直比铁打的还要牛逼。
朱允熥十分怀疑,如果不是马皇后和朱标的死,给朱元璋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悲痛和精神压力,老朱起码能活到八九十岁。
这身体素质,纯纯底子好,扛造!
很快,勤学殿里有了十来个人,位置坐的差不多。
黄子澄手拿着书卷,走了进来,简单的说了几句开场白之后,直接切入正题。
今日讲学的内容,是四书五经中的《论语》。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圣人教诲的言行记载,《论语》向来都是读书人必读书目。
黄子澄摇头晃脑,先是将原文读上一遍。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读完之后,黄子澄说文解字,将其中关键字句意思阐发清楚,而后眼神流动。
朱允熥没来由的心中一紧,这架势,显然是要点人回答问题!
深吸一口气,朱允熥抬头挺胸,装作自信满满的模样,靠着这个办法,上学期间他成功糊弄不少老师。
果不其然,黄子澄没有点他,让旁边的朱允炆对整段话进行阐述。
朱允炆起身解答,阐述十分清楚到位,得到了黄子澄的高度赞誉。
切!不就是翻译原文嘛,我上我也行!
朱允熥心中不屑,这问题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要凸显朱允炆的聪明才智,能不能找些有价值的问题来?
正想着,黄子澄目光瞥了眼窗外,继续道:“殿下所说已经十分到位,孔子所说苛政猛于虎,借古喻今,胡元之覆灭,是否有什么启示?”
朱允熥神色一震,看向朱允炆,心说这才像样嘛。
倒要看看你怎么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