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这个进度发展下去,恐怕朱允炆很快就会得到文臣一致赞誉。
到时候支持率太高,就是他强行立朱棣为太子,也会招致极大地反噬。
得想个法子,制衡一下朱允炆的发展才行!
思绪飘飞之时,老太监缓缓上前,轻声道:“主子,三皇孙殿下求见,现在殿外等候。”
朱元璋抬头,点了点头,道:“叫他进来。”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朱允熥这小子来的蹊跷,八成是有甚么坏主意。
老太监出门传话,很快,朱允熥捧着盒子走进来。
“孙儿叩见祖父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回朱允熥一板一眼的行礼,仪态端庄不少,显然是下了苦功夫。
朱元璋瞧了瞧盒子,暗自揣摩朱允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道:“起来吧,几天时间不见,你倒是乖巧不少。”
得了朱元璋夸奖,朱允熥仿佛吃了大补药,心里头对自己这几日恶狠狠补充仪态知识点了个赞。
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是他手里的东西。
“祖父皇帝陛下,前些日子您让孙儿抄写《孝经》,孙儿回去之后,不敢怠慢,每日抄书不倦,不敢有半点怠惰,现在抄写完毕,请皇祖父御览。”
朱元璋点了点头,身边随侍的太监立刻小碎步上前,取了木盒,送到朱元璋身边。
木盒里面十卷《孝经》,自己颇为工整,虽不说美观,但胜在大小均匀、整齐有序。
只不过朱元璋总觉得这字迹有些奇怪,不像是毛笔能够写出来的东西,似乎有些熟悉的影子在其中。
“嗯,不错,看你诚信改错,之前的事情咱就既往不咎,往后可不准再犯。”
随意客套几句,朱元璋就想打发朱允熥回去,他可不想表演什么爷孙深情的戏码。
不曾想朱允熥从袖口又取出一只精致的木盒,满脸骄傲,道:“祖父皇帝陛下,您也知道,孙儿往日对学习多有怠惰,以至于字迹不清,这些时日抄写《孝经》,颇感困难。
期间多次想要放弃,但一想到皇祖父对孙儿殷殷期盼,孙儿便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孙儿虽不才,但也有一颗善思之心,这盒中是孙儿花费心思制作而成的书具,请祖父皇帝陛下御览。”
嗯?还有惊喜?
朱元璋一挑眉,道:“呈上来。”
很快,精致木盒送到眼前,朱元璋打开之后,看着里面的东西,怔怔出神。
朱允熥见老朱神色有变,顿时觉得计划成功,骄傲道:“皇祖父,这就是孙儿花费好几日时间,苦心研制而成的书具,只需要加入墨水,便可书写,且书写极为简单方便。
孙儿十卷《孝经》,就是用此笔书写而成,皇祖父也能看见,孙儿字迹工整,大胜从前。
此笔目前尚无名字,孙儿斗胆,还请为此笔命名为【洪武笔】,请祖父皇帝陛下圣言裁断。”
“洪武笔?洪武笔!”
朱元璋饱含深意的看向朱允熥,忽的笑了,“好小子,果真是有几分聪明!”
看着木盒中稍有些粗糙的钢笔,朱元璋感慨不已。
后世好端端的钢笔,被直接搬到了大明,而且还被强行改了名字。
朱允熥你这挂开的不简单啊,几百年后的东西都给你弄出来了。
给你小子机会,大明岂不是很快就可以开启工业革命,直接制霸全球?
你小子做个吴王还真是屈才了,高低得整个大明科学院院长。
啧,指不定哪天,这小子就能直接手搓洪武大炮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