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年轻之爸妈(1 / 2)重生了当个老师吧首页

喝了好多金麦牌全麦啤酒的林喆,躺在大通铺宿舍的上铺上。

内在,有逐渐变大的有形的水的压力。

外在一环,有蚊子姐姐,跳蚤妹妹的极端粘人,服从随机过程毫无预测可能的不时骚扰。

外在二环,有一波又一波热浪的无休止的侵袭。

偶尔会有小风透过窗户刮到宿舍内,也是令人烦扰的热风。

在这样内外交困的艰难环境中,夜半时分,辗转反侧,一直没有睡踏实的林喆在学校宿舍的硬板床上悠悠醒来。

头脑昏昏沉沉的,虽然还是很困,却再也无法入眠。

林喆的生活中出现了新情况,也许是天上的馅饼掉到了林喆的头上,把林喆砸晕了。晕乎乎的林喆有许多内容需要消化吸收。

可以简单总结为三个问题:目前的现状是什么?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下一步的对策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林喆目前的现状是重生了!草棒子戳瞎了眼,巧他爹碰到了巧他娘,生了个巧!巧了!

出于本能和条件反射以及严谨的考虑,林喆通过这种途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全方位验证。

结果发现,重生已是确定无疑的铁定事实,是可疑孰不可疑?

既然这样,那就顺势而为,既来之,则安之吧!

有时候,接受现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现实出发,随遇而安,也许就是人生的最优决策。

第二个问题,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林喆暂时倒没啥问题,只需静候佳音,静静地等待高考成绩即可!不需要也做不了多余的任何事情!

其实重生过来的林喆已经知道了高考成绩!只是在等待一个官方程序而已!

第三个问题,至于下一步的对策?暂时不需要!

那么接下来的难题就是如何报志愿的问题!

首先要思考第一个问题,报不报师范院校?报师范院校,并不必然意味着毕业后会当老师,但会以极大的概率当老师。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高考填报志愿时,师范院校和其它的非师范院校是分开报的。

简单说来,报了师范院校就不能报其它普通高校;报了其它的普通高校,就不能报师范院校。

在林喆高中毕业时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整个国家处在一个教师行业严重缺乏人才的重要阶段。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多年来一直达不到发展中国家百分之四的平均标准,教师行业整体待遇偏低。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毕竟百业之兴靠人才,人才之源靠教育,教育之本在教师!

国家做这样的顶层设计,可谓良苦用心,可能的目的在于选拔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提高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总体质量,从而为国家的各行各业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林喆前世是报了师范院校的,四年大学表现优秀,综合测评年级前三。

响应国家号召,顺利留校任教,当了一辈子大学老师,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林喆在其光鲜亮丽的大学老师身份下,美中不足的却是以讲师的身份退休。

这对林喆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大学毕业作为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时信心满满,踌躇满志的林喆做梦也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局。

有些事情是很难预测的,正所谓有钱难买早知道!

如果林喆早知道会是那样的结果,估计林喆就不会选择做一辈子老师了吧。

林喆简单总结来看也许自己估计不适合当老师吧。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也许林喆前世入错了行吧!

难道是南辕北辙,从一开始就错了?

现在既然重生了,林喆的本能告诉自己应该换一个活法。

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身体性格等各个方面的优缺点和各个行业的特点,选择一个合适的行业,钻研下去,秉持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希望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从大的方面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好一个螺丝钉;从小的方面讲,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那就从报非师范开始吧,弥补上辈子的遗憾,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当了一辈子学生,天天受各种各样老师的高压管理。

虽说知道老师都是为学生好,但那种滋味还真是有点不太好受。

考试时那种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的痛苦依然刻骨铭心。

林喆上一辈子如愿以偿当了一回老师,过了一把当老师的瘾,这一生却不怎么爽,主要还是体现在职称问题上。

今天是七月九日,老班说估计是二十五日晚二十四时后即二十六日凌晨查成绩,中间的半个月没啥事。

明天回家跟爸妈报个到,林喆想自己一个人回老家看看姥姥去。

爸妈要上班,没空陪林喆回去。已过十八岁的林喆这次想一个人回老家,也好锻炼锻炼。

林喆也很想爷爷奶奶,如果一个人回三千公里外粤建省的奶奶家,多少还是有点怯的。

再说爸妈估计也不放心,还是等放了暑假,等爸妈大休假时再回爷爷奶奶家吧。

林喆从小学到初中的每个假期都会在姥姥家住一段时间,跟姥姥很亲。

早上五点,再也无法入眠的林喆悄悄起床,背起随身小包,蹑手蹑脚出了宿舍门。

骑上二八大杠,林喆往交行家属院行去。

林喆就读的高中学校南德市二十一中离家有五公里。

这个点路上行人车辆都不多,林喆骑车二十分钟到了交行家属院小区大门口。

林喆记得大门口右侧有一棵高大的国槐树,大门口左侧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

对了,就是这个门口。

林喆隐隐觉着哪里有点不对,这两棵树怎么变小了呢。

人的记忆真是神奇,三十年前的事情记得仍然是那么清晰。

“早啊,辛苦啦!”

“早啊!应该做的!不辛苦啊!欢迎回来!”

“这好像是三号楼的小伙子,平时进出大门都是不理不睬的,今天咋这么热情呢?

哦!懂了!估计是高考考的不错啊!小区又要出新的大学生啦!咱们小区真是个风水宝地呢!”男保安对女保安说。

“以前没发现,这小伙还挺帅的呢!估计一米八二的大高个,有七十公斤吧,标准身材呢!”

“咋,李姐,相中啦?”

“钱老弟,别胡说,这小伙比我得小七八岁呢!大姐配不上他!今年高中毕业的小妹,四六条直的,还有点意思!”

......

三号楼,六零六。

林喆在屋门口停住了,理了理思路。

林喆有个大自己五岁的哥哥,叫林岩,大学毕业后去南德市城市信用社上班了。

好了,不用多想了,回自己家还有啥好想的,一切顺其自然就行!

“当!当!当!”

妈妈从猫眼看了看,儿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