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伴太监总管心中一凛,这是一场关乎朝局的大局,他深知其中分量,连忙应声道:“陛下圣明,张玄若能辅佐,必能助我朝稳固江山。”
皇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决断:“明日便派人前往琅琊会,传朕旨意,召张玄进宫面圣。”
第二天,使者带着皇帝的诏令,踏上了前往琅琊会的路途。张玄接到诏令时,眉头微挑,心中暗自思量,皇帝此举必定有其深意。他决定接受召见,亲自探查皇帝的真实意图。
数日后,张玄踏入皇宫,一身白衣在宫墙之内显得格外醒目。皇帝在御书房接见了他。
大越皇帝,名讳上官恒,乃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其面容刚毅,眉宇间透露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的身材魁梧,身穿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既有帝王的威严,又有文人的儒雅,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敬畏之心。
两人一番亲切友好交谈,张玄以其独特的见解和远见卓识,赢得了皇帝的赏识。
尤其是许多针对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张玄说了许多现代的观点措施,使皇帝惊为天人,立即表示要封他为国师,留在身边日日请教。
张玄稍作犹豫,便答应了下来,心想:老子正愁瞌睡就送枕头来。国师的身份刚好成为我掌控大越的台阶。
接着,大越王还提出希望张玄能帮忙在众多皇子中挑选一位有储君之姿的将来继承大统。
张玄心想:这不是吃力不讨好,万一我选的你没看中,或者怀疑我挟持储君染指皇权什么的,岂不是里外不是人,不过也不能直接拒绝,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步操作。
想明白后,则表示愿意根据后期的调查和观察来提提意见。
皇帝得到准信后,心情大悦,当天留张玄一同进食,并赏赐府邸、金银、珠宝、仆从无数。
张玄与皇帝交谈期间,能感觉到御书房内隐藏着好几股强大的气息,有的甚至不在自己之下。
不过他本来就没有弑帝的想法,也没引起什么误会。皇帝也没有二的非要他下跪、敬礼啥的。自古以来大宗师都是见皇不跪的。
张玄的这一决定,无疑在朝堂上下引起了一场风暴。各皇子及其支持者都开始暗中揣测,这位神秘的年轻高手会推荐谁为储君。这无疑掌握着这些势力提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