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又喜又愁。
喜的是,他们之前想的太复杂了。
他们最初的设想,是利用这个东西来驱动风箱,为他们预想之中的车子提供动力。
但真把这个东西造出来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完全想多了。
这个东西再加上一套曲轴连杆,直接就可以驱动轮子跑起来,压根就不再需要他们的那一套设计。
至于曲轴连杆,对于大宋来说,更是成熟的不能再成熟的技术了。
连富家小孩子的玩具上面,用的都有这种技术,实在是没有任何的难度。
如果他们愿意的话,现在就可以把这个蒸汽器,变成一辆车。
但让他们愁的是,他俩在这个东西运行起来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东西的效率,比他们想象之中,要低的多。
其实在制造的过程之中,他们就意识到了,这个所谓的蒸气器,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风箱。
只不过,他们现在使用的风箱,是由水力作为动力。
而这个蒸气器,是使用热水烧开之后,产生的蒸气为动力。
蒸气为什么能像水一样作为动力,他俩其实并不太明白。
但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只要这个东西能用,他们便拿来用便是。
至于其中的原理,可以留到以后慢慢儿研究。
只不过,在制造的过程之中,他们还是发现,这个蒸气虽然与水力一样,都可以被使用。
但他们工作的方式,却并不一样。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利用蒸气作为动力之时,锅炉里面的蒸气每推动一次风箱,就必须要等他凉下来之后,再次加热,才能再一次推动。
而不能像水力一样,可以连续的反复推动风箱。
如此造成的结果,就是这东西运行过程中,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燃料,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效率被大大的降低。
这个问题他们在制造的过程之中就已经发现了,但并没有搞明白原因,也没想到解决的办法。
当时俩人都寄希望于,是自己还没有吃透洪秀的图纸。
说不定,等全部造成了之后,这个问题自己就能解决了。
但是,现在东西已经造出来了,俩人却发现这个问题仍然存在。
他俩内心都知道,目前的这个蒸气器,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使用价值,但终究算是个半成品。
按理说,应该回炉重造,直到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可是,刘禅已经激动的喊着要给他们赏赐了。
而高软软也兴奋的喊着要给他们下订单。
包括岳飞等人,也是一脸欣慰的看着他俩。
很明显,所有人都对这个东西非常的满意,对他们俩也非常的满意。
作为一个成熟的官员,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扫了大人物的兴致。
按着大人物的意思,把功劳装进口袋里,才是正确的做法。
至于改进的事儿,可以以后慢慢儿来。
如果改不成,那就什么都不提。
如果改进成功了,那就是另一份功劳。
此时的俩人,一脸纠结的对视了半天,还是沈行知先耐不住性子了。
“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