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顺利。
戏台子在大年和程老板的操持下按时开戏,那天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程老板和李老板用尽人脉,好一顿宣传造势,不少富贵人家早早订了位子,想有个好位置看呢,就连王大人也带着老母亲自捧场。
嶂河秋捕也在大年和赵村长的张罗下开展起来,外地来的四商贩雇佣本地劳力捕鱼,给予报酬,也是皆大欢喜。
十月初,天气已经很凉了。
这天上午,宁安寺的灵音师傅来到了大年家,说是商量今年庙会的事儿。
“师傅好,我家大年这会在后山看猪呢,我去喊他回来!”
小月在家腌咸菜,见灵音一身腰宽袖阔,圆领方襟,蓝白相间的僧服,笑吟吟地进了门,她忙擦擦手,搬出凳子。
“哦,不急不急,我在这等会就行!”
灵音接过小月捧来的茶碗,示意她也坐下,眼里像是有话要说一般。
“这一年多了,李夫人还是没有喜脉嘛?”
灵音挪了挪腰间的佛袋子,问起小月来。
她知道小月一家去求安宅签和送子签的事儿,若是有子,算算日子,这会小月也该大着肚子了。
小月闻言顿时脸一红,低头看看肚子,摸了摸:
“可能机缘未到吧,我家大年也不急,我也就不好说啥了!”
灵音看着小月低头沉思的样子,知道她虽然嘴上这样说,其实心里也是很急的。
毕竟这妇人家,嫁了人,延续香火乃是第一要务。
“李夫人勿忧,不是你的事儿,乃是李大人有心结!”
“心结?什么心结?能治吗还是……”
小月一听灵音说大年的问题,一脸焦急。
“呵呵,这不是病症,要治干啥,李大人这是不想要子嗣,所以,你们呐,现在还没能怀上。”
“若想有子,你得好言相劝,李大人一想开,自然就有了。”
“真的啊?那谢谢师傅!谢谢!”
听完灵音的话,小月心里喜上加喜,忙给她又添上热茶。
才放下茶壶,门外响起大年和丫头俩的声音来。
“呐呐呐,可拎得动啊?”
“可以可以!”
父女三人加上吴二狗,在猪舍忙完了,随后在山上打了好些板栗回来,二丫非要自己拎着小箩,沉沉的箩让她拎得脸颊红红的,大年想接过来她还不让呢。
进了院门,汤圆第一个窜进来,在看到家里有生人时,原本摇晃的尾巴和折下的耳朵忽然立了起来,然后慢慢走向屋檐,警惕的看着灵音……
大年见灵音在这,赶忙让二狗带着两个丫头出去玩会儿。
“给你几个钱,跟你狗儿哥去玩会儿。”
“爹爹,栗子……栗子今天吃!”
二丫舍不得刚刚拎回来的板栗,出门时还恋恋不舍地指着小箩。
“好好好,爹爹中午烧!”
大年忙着应下二丫头的话,笑呵呵地朝着灵音搓着手。
灵音双手合十行了礼,向大年说了关于庙会的事儿,意在让大年出面,让逃灾来的百姓参与福袋制作,挣点银钱。
“虽说现在办庙会早了点,但最近鄙寺已经有不少富贵人家来祈福许愿,寺里福袋不够了,得是要赶制一批!”
大年开渠唱戏还有秋捕的事儿灵音也是听说了,这次也是自己想帮一点。
“行!师傅善心,我替百姓先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