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以后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吧!
朕累了,这些年为了这大明江山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实在不想再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明天朕会颁布诏书,宣布退皇帝位,由你来做大明的监国太女,你可一定要好好治理这大明江山啊!
但今日,你必须要答应朕一个要求。”
朱媺娖闻言,心中不禁一阵窃喜,她没想到崇祯会这么快就同意让位给自己,当即就朗声回答道:
“儿臣必不负大明,不负父皇的信任。
您有什么要求,儿臣定会遵从,决不敢有所违逆。”
崇祯看着意气风发的朱媺娖,微微点头表示赞许,缓缓说道:
“将来无论你有多少个儿子,在你百年之后,都要把大明江山交给太子一脉。”
朱媺娖听闻崇祯的诉求,心中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果然和自己先前想的一样,当即就一脸轻松的回答道:
“父皇,您今年才只有三十二岁,正值人生中最强壮的年龄,完全还可以当五十年的太上皇。
儿臣只需要三十年的时间,就可以将大明稳定下来,把一套完整的治国制度传承下去。
到那个时候,儿臣可不会留恋这监国之位,会自动退位让贤,让太子哥哥君临天下的。
只是君主立宪制度下的皇帝,将失去所有特权,只会成为一个国家的荣誉,享受国民的尊崇。
但皇位却可以世袭罔替,朱氏一族也定会人丁兴旺,长久不衰。不知父皇可满意吗?”
崇祯听后,不禁微微皱眉,低头思虑片刻后,才轻轻叹息一声,回应道:
“只要大明帝国永存,朱氏一族人丁兴旺,皇权旁落又有何妨?朕同意了!”
第二日,崇祯皇帝在南京紫禁城奉天殿,召开了第一次大朝会。
南京城内的所有官员、功勋、宗室,都怀着忐忑的心情赶来参加,他们心中都在猜测着崇祯皇帝的意图,不知道今天将会发生怎样的变故。
崇祯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扫视着下面的一众臣工,然后微微点头,示意王承恩宣读诏书。
王承恩走到龙书案一侧,展开手中诏书,大声当众宣读起来。
当听到崇祯皇帝宣布退位,授权长平公主为监国太女,负责大明帝国的一切军政事务。
太子年幼,跟随长平公主身边学习治国之道,众人都不禁瞪大了眼睛,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就这样,崇祯成为了大明帝国第一位太上皇,还破天荒的搞出了一个监国太女的新名称。
而天生老二的太子殿下,却成为了朱氏皇族的第三把手,暂时无缘皇帝位。
当诏书宣读完毕后,崇祯皇帝并没有发表什么感慨,而是一脸漠然的返回了后宫。
朱媺娖身穿一套明黄色凤袍,头戴龙冠,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稳稳坐在了还留有崇祯体温的龙椅上。
她高傲的仰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严和自信,准备接受所有人的三拜九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