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7章 环渤海风云1(2 / 2)南明崛起首页

在炮台之间,还挖掘了宽阔且深邃的壕沟,沟内插满了尖锐的竹签,沟上铺设着简易的吊桥,平时收起,战时放下,成为阻挡敌人进攻的第一道防线。

沿着海岸线,清军还设置了层层鹿砦,由粗壮的树干削尖而成,彼此交错排列,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鹿砦后方,沙袋堆砌成的掩体连绵不绝,士兵们藏身其中,手持火绳枪、弓箭等武器,日夜警惕地注视着海面。

此外,清军还在重要据点布置了许多拒马,这些拒马由坚固的木材制成,上面装有锋利的尖刺,用来阻碍敌军登陆后的快速推进。

军人们日夜巡逻,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在酷热的夏日里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依然坚守岗位。

修筑工事的士兵们挥汗如雨,不断加固和完善防御设施。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与凝重,整个大沽口防线弥漫着大战将至的压抑气息。

李奇站在大海船上,手持千里眼望向天津方向,只见清军的旗帜密密麻麻,防御工事坚固。

他深知,若在此强攻,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思考片刻后,他果断下令:“放弃强攻天津,转而在曹妃甸登陆。”

与此同时,清军从关内进攻山海关的军队得知李奇回兵的消息,不愿腹背受敌,匆忙撤退到唐山。

而坚守山海关的阎应元将军,在得知李奇亲自带兵来援后,激动不已,急忙从山海关坐船赶来相见。

曹妃甸的海岸边,李奇正站在沙滩上,海风拂面,带来一丝咸腥的气息。

远处的海面上,大明的战船如林般排列,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层层波涛,直抵天津的方向。阎应元站在他身旁,神情肃穆,眼中却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将军,清军在大沽口的防线坚固,我们若强行进攻,恐怕损失惨重。” 阎应元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李奇微微一笑,目光依旧凝视着远方:“阎将军,清军的防线固然坚固,但他们也有弱点。他们的兵力分散,天津、唐山、山海关三地皆有重兵把守,彼此之间难以迅速支援。我们只需抓住这一点,便能逐个击破。”

阎应元点了点头,但眉头依旧紧锁:“将军所言极是,但清军的绿营兵和八旗精锐并非等闲之辈,尤其是他们的骑兵,机动性极强,一旦我们登陆,他们可能会迅速集结,对我们形成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