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生闹了刚才一通之后,心烦意乱,加上正值中午,天气炎热。
虽然早上没有吃饭,但是也没有几分饿意,索性直接奔马车店里。
一边走一边心里不断地盘算着,接下来怎么办。
刚在道边找人问了下年号,被问的人强忍着笑的告诉自己,现在是民国十年。
等于白问,历史小白,自己不知道民国十年是什么特殊的年号,也不知道公元是那一年。
原本想看看年号判断下原著中的人物现在都是什么年龄。
结果问完之后,还是两眼一抹黑!
那就拉倒,最终目的还是要直奔秦岭。
一路走着,注意力始终放在自己心里面的那点事情上,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后有人跟着。
正是茶馆中的年轻人。
他大大咧咧,闲庭信步的跟着王道生。
夏日的中午,大热的天,年轻人脸上却全然不见一点汗珠。
等看到王道生进了车马店,年轻人没有再跟进去,而是停在了门口。
“这位小道长,您租车还是?”没等王道生进门,一张笑成菊花的大圆脸就迎了上来,询问着王道生的来意。
“租车!”王道生下意识摸了摸兜里的钱。
“敢问小道长租赁马车去哪里?”车马店的掌柜接着问。
“去陕省。”王道生回应道。
“嘿嘿嘿,小道长您说笑了,咱们这是小买卖,您去陕省,小店……”
看着店主欲言又止的样子,王道生明白自己有想当然了,现在的马车不是出租车,不能跑长途。
于是换了主意,“那我要是买马车呢?”
车马店掌柜指着后院当中的马车,解释道:
“小道长你看,这是正当年的牲口,五块大洋,您要是要车套,那再加一块的”
王道生心里面一惊,自己当掉《大圣披挂拳》,得到的钱都不够买车。
而且回过神来想想,就算是买车之后,自己又不会驾马车。
自己好像是把去秦岭想的太简单了!
车马店掌柜的,做的就是迎来送往的买卖,堪称人精。
一般人打眼前一过,就能看出来他到底身上有多大油水。
看着王道生犹豫的样子,就知道眼前的主儿,大概是真的想要去省外,可钱怕是不多。
掌柜故作沉吟,为难地开口:“小道长,要是实在想去陕西的话,我这还有一个办法。”
其实民国时期,车马行一般还兼着拉客买卖。有天南地北的马车队买货卖货,回去时马车有些空着,就会托当地的车马店找些客人顺道拉人。
因为这种马车都是拉货的大板车,不便于坐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很少做这种车,而一般的老百姓宁可走路也不愿意坐车,所以很难找到的合适的客人。
正巧的是,一伙儿河南来的客商,来江苏贩茶,因为本钱薄,今年的雨水多,茶叶价格上涨,所以原计划拉茶的马车空出几辆。
索性沿路托车马店找客人。
车马店掌柜将这个办法简单的介绍给王道生。
因为小道长的这身黄色的道袍应该是茅山上下来的道长。
自己在茅山下的集市讨生活,卖个人情给茅山道长们,起码能结个善缘。
而且自己也能从客商手里抽一点介绍费,买卖不亏。
听着掌柜的介绍,王道生眼睛亮起来了,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好好好,谢谢施主!”王道生脱口而出。
“额……哈哈哈哈哈。”车马店的掌柜爆发出一阵大笑。
好一会才止住了笑:“道长,和尚才叫人‘施主’!”
王道生这才明白刚才问年号时,为什么路人一脸憋笑。原来是自己又弄笑话了。在一边摸着头,尴尬地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