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婵娟之誓(1 / 2)天净沙首页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

“陛下,老臣斗胆进言,恳请陛下效仿当年益州牧刘备,进川之时以仁义为主,治立民之本。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对外要以圣上之称,对内要行贤者之礼,既要为我大元呈盛世美景之图,又要为我汉中延残羹断臂之躯!”

台下的皓天举着木匾。唯唯诺诺的对着台上的忽必烈讲述自己对于现阶段谏言与谋划,在他看来,自蒙军入关,南下灭宋,汉人与蒙古人可谓势不两立。而忽必烈又同样存在蒙军阿里布戈内耗的问题,除了中原人几乎找不出任何靠山。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孛尔只斤.忽必烈非但没有解决被逐步激化的政治矛盾,反而想着东征西讨,南攻北伐,这样下去元廷很危险。包括自己在内的多位大臣,尽管惧怕忽必烈的威严,但又不得不向他陈述事情发展的利弊。

忽必烈迟迟没有给自己答复。皓天缓缓抬起头,看见忽必烈正坐在龙椅上把玩着自己的长弓,仅是一个眼神,就将50多岁的皓天吓得低下了头。

见此情形,与皓天志同道合的几个大臣,纷纷来到龙椅跟前跪下求情。

“陛下,皓太傅一心为国,别无二心。他所言句句属实,还望陛下重视。”

“是啊,陛下。朝堂乃是商议国之大事的地方,陛下身为一国之君,万万不可当作儿戏一般,草草了事。请容太傅一言,为大元呈盛世美景之图,为汉中延残羹断壁之躯。”

齐刷刷的忠良,冒着砍头的风险。也要向忽必烈进谏。

忽必烈依然没有说话。只是将弓对着皓天的脑袋,缓缓拉起弓弦。皓天被吓的直哆嗦,但又无可奈何,只得闭上双眼听天由命。

就在此时,一身“陛下之忧非臣能所及也,陛下之功非臣人所过也。”从宫殿大门口传出。众人回头眺望,正是忽必烈最器中的汉人之一,凉州刺史一一刘湘!

忽必烈收起长弓,大笑道:“午阳,平日总卧病在西凉不出。怎么今日突然有空来我这儿捧场呢?”

刘湘进入大殿,先是行汉人之礼向忽必烈下跪叩首,又以蒙军之节向忽必烈身躹一躬。随后嬉笑道:“皇上万岁!可汗天威。此为朝堂,乃国士之谈商论政之地,切不可随意进出,今日陛下一言说我是来捧场,实属用词不当,臣,恳请陛下行绘七卷,养德宗师才是。”

皓天身为庶儒出身,一直都很看不起刘湘这种游牧于边疆武夫,便起身怒斥:“大胆!你刘湘算什么东西?不过一小小的西凉太守,连我中原人都算不上。你有何脸来指责我大元之圣上?”

忽必烈捋了捋胡子。期待刘湘会回怼这位元老。刘湘也知道,是一道送命题,如果自己怼赢皓天,不给元老留面子,就必定无法融入文臣集团。如果自己没有说服皓天,反而视而不见,就不能在忽必烈等武将面前树立威信。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他的副将开口说道:“秦二世时,诞生了一个遗臭万年的词。指鹿为马,说的便是赵高。赵高是何人?阿谀奉承之流,祸国殃民之辈,秦之所以亡于三代,恰巧是秦二世不分忠奸,听信馋言。也就导致了秦人几百年的霸业,毁于赵高一人之手。”

皓天瞪着眼睛,怒视着眼前的年轻副将,问:“你又是何人?何德何能,岂感将老夫与赵高相提并论?”

那个副将又说到:“请太傅不要误会!在下不过是刘湘身边一副手,虽很少能来这朝堂之上说上两句。但在下对于朝堂之事可从未轻渺,皓太傅与其他的大臣们皆为忠良,刚刚斗胆向圣上谏言,不也是明里暗里在批评圣上吗?”

忽必烈也咳嗽两声。皓天有些不知所措,想说什么,但又烫嘴似的,说不出来。然后那个副将又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继续说道:

“皓太傅的样子,看起来很害怕呀!你是害怕圣上,因为你的话不高兴,就要拿你问罪?圣上乃是贤明之主。有魏武之风,存唐玄之采,太傅难道是将圣上与胡亥,杨广之流相提并论!”

副将的话很大声。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到,皓天有些无地自容,见文臣元老们在旁边急得干瞪眼。武将诸侯们,也几乎都是在旁边暗暗发笑,刘湘强憋着笑意,拍了拍那个副将:“哎,说话注意点。”

忽必烈也开始注意起眼前这位年轻气盛,文采斐然的副将。

“陛下,哦,不,皇上!这个人是在挑拨群臣之间的关系。快点把他赶出宫外,再让他这样胡说八道下去,君臣之间会理念不合的,皇上!”

那个副将再次开口:“既然我是在胡说八道。那就表明皓太傅并没有将圣上比做昏庸之流,那你又在害怕什么?是在害怕你自己进谏谗言,做贼心虚,会令天下人耻笑吗?”

听到这里。一些忠臣终于坐不住了,他们痛斥起不注意言辞的副手。

“怎么说话了你?元廷现在的处境危在旦夕,若在不加以改正,及时止损。天下将不再为蒙军所统,无论是陛下,还是你我都将身败名裂。如果这是谗言,我们同赵高是祸国殃民之辈,那么天下给别人拿去好了,我们只需回家种地,了此残生,岂不美哉?我们恰巧我就没有选择回去种地,而是在这里冒着脑袋搬家的风险,又得顾及陛下的颜面,又得为大元处心积虑,图谋霸业!”

忽必烈:“那你还是把我当成胡亥了!”

副将摇了摇手:“非也,尔等之言句句属实,天下需要你们,圣上也需要你们。你们是商秧,是萧何,是魏征。圣上也不是胡亥,不是杨广。你们的忠良,圣上都历历在目。你们的谏言,圣上也铭记于心。你们无需害怕,无需忧虑。圣上对你们的言辞,都会三思而后行的。”

文臣元老们眼看有台阶下,集体叩首谢恩!

这给忽必烈都给整不会了。下朝之后,忽必烈询问刘湘那个副将的身世。刘湘的回答确令忽必烈感到意外。

“此人姓苏,名络,字文台!他是南宋人,祖上便是赫赫有名的三苏。”

忽必烈感到诧异:“三苏,唐宋八大家里面的三个?苏辙,苏洵,苏轼?”

“正是!”刘湘回答。

忽必烈笑了笑:“不愧为名门士族。说话一套一套,文采斐然。今天这事儿,他是既解了你的围,又给文臣们留足了面子,此为一举两得。”

“并非一举两得。”刘湘说:“是一举三得。围我之事算小,臣之脸面也算小,重要的是,他帮您在文武百官面前,树立了一个真正的,贤明之主的形象!”

忽必烈听后哈哈大笑。笑了一阵过后,突然语气又变得严肃起来:“既然这样!是要感谢他不是?但你刚刚怎么说他是南宋的人。”

刘湘菊花一紧:“怎么了?南宋,怎么了?”

“哦,没事。我只是想到我们南下灭宋,一些不好的画面。狼烟四起,哀嚎声响彻云霄,尸横遍野之下,河流早已被染成了血水,流向大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