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0章 幸灾乐祸(2 / 2)都是原创的音综,观众们全疯了首页

当舞台亮起的时候,所有观众全都大失所望。

虽然早就已经猜到了结局,但是真到了揭幕后,还是会有些怅然若失。

不过舞台上人的装扮仍旧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第三位登台的歌手,是毛秋水。

今天的他一改往日的风格,直接穿上了京剧戏服。

头上戴着点翠头面,那用翠鸟羽毛编制,中间掺杂着颗颗珍珠,华丽而又不失典雅。

身穿黑青色长衫戏服,偶尔掺杂的白色也是不失端庄与稳重。

青色的水袖自然垂落,面容则是粉白色打底,眉毛似柳叶一般,眼尾略微上挑。

就当观众们还没欣赏完时,偏京剧风的伴奏便响了起来。

上了年纪的人听到这个伴奏,闭上眼睛一脸享受,而一些年轻人则是有些皱眉,但京剧与流行掺杂的恰到好处,虽然喜欢不起来,但是也绝不讨厌。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

原汁原味的京剧戏腔响起,把台下所有观众全都镇住了。

他们不是没有听过京剧,就算是没去过园子观看,也从电视上听过。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现场的听的京剧,跟之前在电视上听的有些不一趟,具体不一样在哪他们又说不出来。

强调是一样的强调,但就是让人讨厌不起来,毕竟京剧这东西需要一些门槛的,最起码要有一点底蕴在身才能听明白其中的含义。

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这个世界的华夏京剧艰难的境地,估计要不了多久,这份国粹就要彻底失传了。

京剧这一行要从小就开始学,扎实的基本功才是一名京剧演员的基础。

但是现在去学京剧的孩子少得可怜甚至几乎没有,所以这项国粹面临失传,也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而观众们之所以讨厌不起来,则是归功于赵默的编曲了。

他把传统的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和梆子等,混入了一点流行乐进去,整体听上去不再是那么的单一纯粹。

这样也会更让一些年轻人所接受。

年轻观众们不知道有没有在用心欣赏,倒是稍微年长一些的观众,全都轻闭双眼,一脸享受的听着毛秋水的演唱。

“天生丽质难自弃。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迷。

长恨一曲千古思。”

京剧那独特的唱腔转音,被毛秋水展现的淋漓尽致。

台下的汪传海以及后台的几位歌手,都非常佩服毛秋水的唱功。

让京剧大家来歌手舞台比唱功,绝对是大材小用了。

要知道人家那可都是童子功啊,从小练到大,每天都要吊嗓子,这一点就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歌手了。

就连站在台下的赵默都忍不住感叹,这个转音实在是太完美了。

如果月光这首歌让毛秋水唱的话,绝对能够把这首歌真正升华到绝唱的地步。

反正赵默自认自己的唱功转音水平是赶不上毛秋水的。

......

《梨花颂》杨乃林作曲,翁思再作词,梅葆玖演唱。我听的是李玉刚版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