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4章 卷终结引( 四 )(2 / 2)龙吟壮歌首页

可是这样的繁荣背后,却有着不和谐的社会结构畸形。虽然经济发达,一些百姓的口袋里也有钱,可是国库却并不充裕。养官养兵,平叛内乱,抵御外敌,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于是,统治阶级就加大各种各样的科捐杂税,以填充国库和满足自己的奢靡生活。

其实,南宋高宗时期,基本上没有北伐的军事行动,主要军力多用于剿除起义军和抵抗金国的侵略上。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南宋百姓,都是不愿北伐的。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的诗词既道出了当时的北方沦陷土地上汉人的期盼和无力,更批判了南宋君民的麻木不仁。

严重的扬文抑武思想,已经使得当时的绝大多数宋人失去了尚武精神和热血斗志,他们享受着偏安一隅的粉饰太平,哪里还想驱逐哒虏,收复山河。

随着岳飞和韩世忠等人主战将领的离去,朝中敢言北伐的人越来越少,有能力指挥军队的将领也越来越少。直到孝宗登基,才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北伐。可是由于缺少军事人才,历次的北伐都是惨败而回。

而北伐失败后的南宋,不但要承担更多的纳贡和赔偿,在外交上还一再降级。其实当时金国的军队战斗力已经远不及从前,可南宋的军队依然无力对抗,真是令人唏嘘无奈。

岳飞和韩世忠等人的恢复中原、直捣黄龙的夙愿终南宋灭亡也没有实现。他们和那些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的鲜血最终并没有唤醒统治者腐朽的思想和一些民众麻木的精神,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也为了正义得到彰显,奸恶受到惩戒,更为了伟大的爱国情怀得到发扬和永远延续,作为我们应当让他们的夙愿实现,让他们的故事延续,让他们的爱恨情仇升华。

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在下一部中,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对忠良英魂的灵魂慰藉,对伸张正义的期盼渴望,对爱国情怀的抒发歌颂。

为了不影响书中情节的流畅和精彩,在人物、年代、事件上的虚构和加工不可避免,较之史实会有所偏颇,也请兄弟姐妹们点评指正。毕竟,有些真实的历史是难以为人所接受的。

敬请关注《龙吟壮歌》第五卷:《仗剑问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