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4章 世间无敌,为明皇舞!(2 / 2)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首页

有人生,有人死。

严嵩内阁彻底落幕,徐阶也永远闭上了眼睛。

张府门前,又挂起了孝。徒尽子职,为师戴孝。

……

玉熙宫,谨身精舍。

这时一向坐着朱厚熜的蒲团空着,朱厚熜竟然躺在一把竹躺椅上。

胡宗宪坐的,便是当年严嵩、张居正、高拱那个绣墩,摆在朱厚熜的躺椅边,膝上放着一大摞公文,静静地望着微闭着双眼的君父。

“胡阁老,徐阶的事,君父已经知道了,赐祭九坛、谥忠襄,以加其生前之功。”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黄锦轻声道。

甭管徐阶、淞江府徐家如何,也甭管徐阶在与严嵩争斗时,或公论,或私心,多多少少,是有几分功劳、苦劳的,赐祭九坛、谥忠襄,可谓人臣之巅。

徐阶生前没有当过内阁首辅大臣,但在死后却享受到一般内阁首辅大臣未有的恩荣,讽刺也好,唏嘘也罢,总之,也就这样了。

“是。”

胡宗宪这时,眉目间也有几分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那一面孔的秋水,与赐祭九坛、谥忠襄的礼仪规制,会记下在之后回阁布置给礼部完成,尽管朱厚熜闭着眼睛,他还是欠了一下身子,然后拿起公文上的那张纲目,用那带着徽音的官话,进行今日份君臣奏对,煦煦说道:“启奏君父,新设的天竺、葡萄牙、英吉利等海外行省及殖民地,已呈上了国书、舆图,纳入到我朝版图中,陆地、海洋,暂不可数计,或以‘大’字能够形容。”

朱厚熜的双眼睁开了:“说下去。”

“是。”

胡宗宪领命,继续说道:“内阁召集各部商议了一下,正积极筹备外派官吏,六部九卿衙门及地方有司,有不少官吏请求外放。”

时至今日,大明朝官情依旧如荼,各部、各级衙门官吏都对海外做官表露了巨大的热情,寄期望于能脱离“苦海”。

“准奏。”朱厚熜想了想,吐出了这两个字,又闭上了眼。

官吏们的心思,朱厚熜明白,但以为海外做官,就能恢复从前无法无天,无顾无忌,那也是想瞎了心,不论跑到哪里做官,锦衣卫那个“紧箍”,始终套在所有大明朝官吏的头上。

胡宗宪将两张票拟递给黄锦,黄锦接了过来,走到御案前,站在那里开始批红。

胡宗宪接着奏道:“为了朝廷的正常,一些能海外做官的官吏,可以放到海外,然而,大部分的官吏,还是想在国内做官,聆听君父时刻的训诫。”

这就是找补之词了,为君父挽尊,也为一些官吏的离开找个理由。

现在的大明朝,不存在冗官、冗员,在新一代没有成长起来以前,本就存在人手短缺的情况,六部九卿衙门、有司衙门的人,哪怕想海外做官,内阁、朝廷也是不会轻易放人的。

所以,本次海外做官的官吏并不多。

朱厚熜无动于衷。

只要不影响国事,就不在乎官吏们的出走。

胡宗宪只好又道:“如此一来,我朝外放特别行省的官吏,仍有不小的缺口,内阁与六部九卿商议了一下,觉得军中一些军将可以提拔为外臣。”

仅凭出走的那些官吏,是不够填充海外特别行省要紧官位空缺的。

且随着海外特别行省逐渐增多,这份缺口会越来越大。

当初高拱为相时,原想着让南亚次大陆上的腐儒历练一二,认清世间本质后,再择优提拔。

没想到的是,那些腐儒对世间本质认识的“过于清”了,和婆罗门教沆瀣一气,为祸一方,别说劣中择优了,数万、数十万人中,连个拟人的良都没有。

既然文道这里,不能在特别行省上有所增益,新为相的胡宗宪,是比较亲近军方的,就想到能不能让那些没了仗打的军将担任海外官员。

这也算是文武相济嘛。

“准奏。”朱厚熜好久才说道,“还有哪些人能海外做官,把这些人都说出来吧。”

为了朝廷稳定,官吏不可能出走太多,同理,为了保证军力,将校转任外臣也不可能太多。

那么,为了巩固特别行省的胜利果实,仅在任文武是不够的。

“圣明天纵无过君父。”

胡宗宪颂了句圣,接着奏道:“回君父,在过去四年中,因变故、过错遭遇罢撤的一些官吏,本不该此时起复,但事急从权,亦可从轻发落,臣等以为,部分有能力的官吏,或可就此起复。”

说着,胡宗宪轻轻抽出那张票拟递给了黄锦,黄锦拿到君父的面前,将之展开。

朱厚熜睁开眼睛,望着上面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高拱”、“张居正”、“赵贞吉”、“谭纶”……

胡宗宪是个孤臣,也是个厚道人,摈弃前嫌,对这些曾经的国之重臣、栋梁之材有了新的安置。

“准奏!”朱厚熜同意了这些罢撤官吏的新用,道:“为官的有了安置,为军的也有了安置,内阁对朕的百姓也有了安置吧?”

“君父如天之仁、料事如神!”

胡宗宪再次颂圣,“地方有司衙门举荐了一批聪慧的青年、少年,臣等以为,或许能让我大明朝的未来先去海外见见世面,不为外臣,但为外事。”

又是一张票拟,黄锦再次呈到了朱厚熜眼前,“赵南星”、“钟羽正”、“叶向高”、“朱燮元”、“毕自严”、“蔡复一”、“方从哲”……

从青年,到少年,再到幼年,全都有,这些人,便是内阁选拔出来的未来官员列表。

很多人以为,人才选拔是在成年后才进行的,而事实却是,天选之才几岁便进入了大国中枢阁老的视野。

只要不是早夭,只要不是伤仲永,顺顺利利长大,起码是一方大员。

朱厚熜望着这份绝密级未来名单,两世为人的记忆浮现,对其中一些人有所印象,便知道朝廷、地方是真的尽了心了。

朱厚熜从躺椅上站了起来,黄锦慌乱收起名录,要去搀扶,“君父”。

朱厚熜挥手甩开了他,脚步轻移,走到蒲团前坐了下来,盘上了腿,“准奏,难为你们了。”

胡宗宪立刻便跪了下去,红了双眼,为国做事,他们当真是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了,能得君父一句肯定,足以。

黄锦得到君父的示意,上前扶起了胡宗宪,朱厚熜问道:“还有别的事吗?”

“回君父,三个特别行省,连同世界诸国同道入京,想为吾皇献礼一舞!”胡宗宪振奋道。

自唐以降,万族,甚至是万国,再次匍匐在了大明朝脚下。

分割的非、美两洲,已有宝船舰队前往掌控,整个欧罗巴大陆,西班牙帝国是樯橹之末,神圣罗马帝国教皇之位,已被锦衣卫掌控,而人间之耻的奥斯曼帝国,只是随时宰杀的羔羊。

我华夏,已于世间无敌。

朱厚熜有所触动,胡宗宪、黄锦不约而同地跪了下去,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