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珠穆朗玛空间站(1 / 2)太阳之门2188首页

地月拉格朗日L1点是个很特殊的点。

很久以前,在人类第一次在太空中展开建造竞赛的时候,地月L1点曾经被视为是完美的大型太空城建造点,两个地球上的超级势力都试图在这里修筑自己的太空城。但是当月球上的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建立完成时,L1点立刻就从香饽饽变成了废品。相较于月球上的殖民地,L1点的太空城太娇贵了,它们随时都要小心翼翼的在地月之间找准引力平衡点,不能有大的移动动作,不能有大的质量不平衡,综合使用体验和便利性甚至还不如地球/月球高轨空间站来的省心。于是,它很快的就被废弃了,原先位于这里的空间站也纷纷因为引力扰动离开了L1点,滑落向了月球或者地球,重新恢复了空无一物的寂静。

转机因为战争到来了,地火战争后,百废待兴的地球什么都缺,连能量一度都产生了缺乏危机,那时候还不存在极地轨道环这种庞大的太阳能发电阵列,可以快速利用的其实也就是大量月球上残存的太阳能发电站。然而将电能从月球直接投射到地球显然是不现实的,当时的激光的散射和定位精度远远没有现在的发达,更别说定向微波了。受到这种限制,当时的地月之间需要一个大型的能量中转站,L1点再次被启用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空间站的材料、完全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大型空间站被修筑了起来,它被命名为珠穆朗玛峰空间站,象征着地球人再次攀登高峰的决心。

然而就像第一次太空竞赛的趋势一样,L1点空间站能量转发功能很快面临终端能力的恢复而显得鸡肋,地球和月球工业能力快速的恢复让这种转发显然不再具备经济效益。地月系的工业能力发展的远比以往的人类想象的更快,几乎可以说是爆炸式跃进,来自于月球或者地球的发电卫星堆砌起了极地轨道太阳能发电站云,它们密度越来越大,以至于形成了一个环绕地球的轨道钢铁洪流,也就是现在极地轨道环的前身。再加上激光技术和定向微波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地轨道对地面能量输入功率大幅度上升,地球的能源危机快速的缓解消弭了。

地球不再需要月球的能量支援,按照历史的经验,这座珠穆朗玛太空站恐怕将会再次面临被废弃的命运。但是这一次,没人再想因为单纯经济利益而放弃L1点,珠穆朗玛空间站成了重新改组的内行星联合国的太空站试验场。在这里,人类第一次学会了超大规模使用太空混凝土进行建筑修筑,摸索出了不少的质量分配和引力平衡方法。过去人类在旧有太空建筑大改造上撞了南墙然后放弃了,这一次,人类直接将这面南墙撞了个对穿,拥有了一片新的天地。可以说,如果没有L1点的珠穆朗玛峰空间站的经验,现在内行星联合国的轨道房地产兴旺的基础就压根不存在。

再后来,这座空间站慢慢的变成了科研机构的聚集地,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在这里进行,很多试验性质的战舰都是在这里建造的,内行星联合国著名的太阳神级战列舰(人联的叫法是金乌级战列舰)的首舰就是在这个空间站里一点点攒出来的。现在,在西约渐渐将精力完全投入到太阳轨道上后,人联负责运营这座空间站的全部资产。

华航8764号夸父空天飞机慢慢将机尾指向了空间站,在空间站的指挥下,飞行员确定喷流将会限定在空间站偏地球一侧约30km外擦过、且没有正在这半边航道离港的飞行器,他们这才安心的让空天飞机启动了空天聚变引擎,开始了第一次减速。五分钟后,空天飞机以相对速度200m/s接近到了离珠穆朗玛空间站直线距离3.16km外、轨道最近距离3km外的位置上开始第二次减速,空天引擎以满负荷的强力喷射,在仅仅十秒钟就彻底刹停了下来进入了相对速度为0的状态。随后空天飞机对斜向太空站的方向使用RCS进行了推进,将轨道和空间站完全交汇。

太空是个反直觉的地方,并不是相对速度为0时,直接向着某个物体加速就能直线到指向的位置,唯一能确保到达目的地的方式只能是轨道进行交汇,所以你的加速方向不能是直接朝着目标,而是要朝着目标的前方预计汇合的地方加速。

空天飞机机腹下的散热板开始变得极为灼热,达到了烧的发亮的1800℃,它在快速的消耗电能使用电热泵集中热能进行释放。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提前释放废热,避免进入空间站对接成功前,机体废热把热池占用满导致工作异常。随着靠近,空天飞机开始收回依然通红的散热板,慢慢的进入空间站巨大的空天飞机机库的停靠轨道。停靠轨道上铺满了厚厚的隔热层,在隔热层下是冰冷的磁力发生层,它将会用磁力牵引空天飞机慢慢进入自己的泊位。等到泊位对接后,空间站的热循环系统将会接管空天飞机的散热,并且释放船员们进入太空站,让他们第一次看到空间站的部分结构--------空天飞机在第一次减速前已经关闭了全部影像,乘客们现在什么都看不到。

王蒙无聊的砸吧着嘴抿着吸管,L1点的唯一独苗珠穆朗玛空间站有很强的军民两用性质,但是空天飞机会完全关闭外部影像也是有点超出想象。一般来说这些大型空间站会巴不得有人看到它的外形来夸赞自己的宏伟,给予新的人口以定居的信心,只有完全不依靠任何人口流入的地区才会懒得夸耀自己的宏伟,这种特质对于空间站这种天生就不能完全自持的东西来说是很罕见的,一般只有行星或者小行星站点才有余裕做这个动作才对。

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空天飞机彻底停稳,播报同时在物理世界和个人芯片里响起:“各位乘客,华航8764号已经抵达珠穆朗玛空间站,请所有乘客带好个人物品,并将太空服的兜帽戴好后方可离开”。乘客们纷纷都解开安全带飘了起来,一些人手舞足蹈的试图掌握自己的位置并拉好兜帽,明显是第一次上太空的人。有经验的王蒙很老道的等混乱结束后才起来,干净利索的拿出自己的个人模块,顺手一把就把兜帽戴好汇入飘出去的人群里。

飘出去的人群们都纷纷汇集到了一个大厅中,这个大厅仿佛就是地球上的地下候机厅,候机厅的另一侧的开口是一片流动的液幕,守候在液幕边的安保人员将会检查所有人的太空服穿戴情况,只有通过检查的人才会被发放软式的头盔和一个小的太空背包。当大多数人还在按照标准流程挨个看怎么弄宇航服的时候,王蒙已经径直飘到了门边踩在了磁吸区上,没等皱眉的安保人员说什么,他熟练地三下五除二就把全身的个人宇航服整理好然后伸出了手。安保人员愣了一下,随手塞给他了头盔和太空背包,啥也没多说,直接关注下一个人去了。

不是新手真的节约口舌啊,要是这群人都是这样该多好,安保大叔看着大厅里其他飘来飘去的大多数人和极少数和王蒙一样熟练地人,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或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不使用机器全自动检查,嗯,以前确实有段时间这种检查完全是依赖机器的,但你不能相信人类的智力永远保持正常。那个时候,地面来客一年里至少七八起的蠢死自己的案件,或者脑子拐不过弯用不来设备而大叫大闹甚至打砸设备,这迫使内行星联合国的人类检查员这个职位不得不时刻的保持着,否则人类源自骨髓里的愚蠢是无法被AI全盘应对的。

王蒙飞快的戴好了头盔背上了太空背包,确认了一下背包RCS正常、磁吸模块正常、氧气全满、电量全满、密封正常后,他毫不犹豫的踩着磁吸走廊走入了液幕。液幕之后就是真空的管道,如果在液幕里感觉到自己被什么东西渗入了或者响起了什么警报,那最好立刻退回,这说明你的密封并不好。作为一个太空工作过的人,王蒙并没有这种问题,他轻松的游泳一般从液幕里通过,进入真空的瞬间他感觉到身子有些向外鼓胀的感觉,但是太空服立刻收紧了内表面加压,这种鼓胀感立刻就消失了。

外面的真空管道是一条长长的无声走廊,这根半径五米的大过道里,最中间运行是磁控悬浮的空间站内穿梭机,它们一般是用来拉货的,而大过道的圆环表面上则均匀的分布了八条磁吸轨道,很多人以“趴着”或者“躺着”的姿势贴在轨道上,被磁吸轨道拖拽着个人背包以磁悬浮的方式拉到他们要去的地方。鲜少有人用鞋底的磁吸板作为受力点,虽然看着很帅,但是脚被拉扯着去某个地方的感觉很累的,而且万一不小心跟穿梭机拉着的货物撞上了,倒霉的只会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