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9章 高亚钢铁城建设(2 / 2)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首页

接着这些小颗粒进入到研磨机中被磨成铁矿粉,直径在1毫米左右,期间会对这些铁矿粉进行干燥处理。

研磨好的铁矿粉会经过一处含铁量测定的装置,该装置会持续不断的对出来的铁矿粉进行含铁量测定。含铁量不同的铁矿粉会被放置在不同的收集箱中,区分区间按照25%28%,28%31%,31%35%,35%38%,38%以上分类。

这些不同含铁量的铁矿粉后续会被送到不同的还原炉进行冶炼,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快冶炼速度,减少还原剂的用量。

这样的旋转挖掘机与履带矿石处理车王建昆先制造了2套,这样每天工作12小时的话,去掉无用部分和水汽,可以出产20万吨的铁矿粉。

这些铁矿粉会被短程铁路运输到10公里外的炼铁厂。

此时钢铁新城这边的建设队伍正在夯实炼铁厂的地基,每夯实完一座,后续的施工队就会快速的进行投放钢筋,浇灌水泥碎石。

几天之后,地基稳固了,存放在北部基地内的闪速炼铁还原炉会被运输船运送到这边的码头,然后大型运输车和吊车协同工作,将还原炉吊运到地基上。

吊运到位后,工人们即刻用大型风炮拧螺丝,每颗固定用的螺丝都有成人手臂粗。

拧完螺丝固定后会有另外的队伍前来,将各种管道和线缆跟还原炉进行连接,有输送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气体管道,有输送冷却水的水管,还有超导输电线缆,光缆。

王建昆在看完第一座闪速炼铁还原炉被正确的安装好后,就不再太多精力到炼铁厂了,而是开始着手进行其他设施的建设。

首先是发电厂,被他安放到北部靠近山脚的位置。

他没再费太多精力挖掘土方,而是采用半埋的方式将核反应堆嵌入到山体里。

为了后续钢铁新城建设完成后不缺电力,他总共建设了10座300兆瓦级的核反应堆,到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启动不同的数量,一开始1座反应堆都绰绰有余,因为炼铁阶段消耗的电能极少。

大概费了2天的时间,10座反应堆围绕着山体环形排开,检修口和输电送料口都面向山谷,为了这里的安全,王建昆调来了20多名特种兵体质的新人类来值守。

反应堆修建完成后,输电线路就由电路施工队来修建了,因为采用了超导直流输电,所以不再需要大型的变电设备了,省了王建昆很多事。

此时cd318型超导材料已经被全解阵的研究人员用常规方法制备出来,虽然生产成本比较高,是普通铜导线的20多倍,但是王建昆还是让他们用常规方法进行量产,成本后续会随着产量的增大和工艺的不断成熟降低的,不量产的话就永远没有可能降低成本。

电缆这种基础材料后续是不可能依靠王建昆的超能力来制造的,因为用量会大大超出王建昆每天的制造极限。

铺设超导电缆不需要王建昆来指导,全解阵的电力施工人员已经能很好的处理了,他们会用小型挖掘机挖出电缆沟,然后用水泥硬化,内部再埋设复合材料的管道,这些都修好后,超导电缆会非常快速的布设。

到了6月中旬,气体制备厂也已经完成了基建工作,地基和一些水泥建筑已经修建完成。

王建昆于是来到气体制备厂,开始用超能力修建气体制造和存储设备。

首先是电解制氢厂,一个个电解槽在水泥地基上生成,各种管道也被一并制造了出来。

这里电解出来的氢气会送到加压冷却站冷却,副产物氧气有一部分会收集起来,后续会有医院,炼钢车间等地方会用到一些。

电解厂区的设备制造完成后,王建昆接着开始制造大量的氢气存储罐和一氧化碳存储罐。

氢气存储罐因为要考虑到保温,所以被半埋到地面,另外氢气因为分子太小,会有轻微的渗漏,所以必须加装排气设施,将泄露出来的氢气排走防止浓度达到殉爆值而爆炸。

一氧化碳制取设备王建昆没有费力气去用超能力制造,而是给了图纸给机械厂让他们去生产,因为结构太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精密的超出常规制造能力的零部件。

就这样,到了6月25号,气体制备厂,输电线路,气体输送线路都相继完工,一座300兆瓦的核反应堆也成功启动。

铁矿区也开始了正式的开采,目前已经有30多万吨不同含铁量的铁矿粉运输到了铁矿粉存放区。

炼铁还原炉已经安装好了20台,后续的还在不断的安装。

另外的炼钢厂,机械制造厂也已经有施工队在入驻,目前电炉炼钢厂区的地基已经修建完成,就等自己制造的电炉从马高的制造厂运输过来了。

新城的其他附属设施比如食堂,宿舍就比较简陋一些,全部用的集装箱修建,后续会在主要的生产设施修建完成后,才会来修建这些生活设施。

王建昆当天对整个钢铁新城进行了巡查,重点检查了水,电,气的生产和输送设施,确保正式点火生产时不会出现大问题。

检查结果非常完美,这些植入了脑机芯片的施工人员和新人类成员做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按照王建昆提供的图纸进行了施工建设。

确认没有问题后,王建昆于是找到小舅,跟他商讨点火试运行的时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