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各小组都明确回复后,王建昆自己再次检查了下原料,还原炉和各管道阀门,确保第一次实验不出现意外情况。
10分钟后,王建昆用脑波控制头盔发布实验开始的命令。首先是气体控制组按照流程先打开液氢罐,液氢在气化室气化升温后被输送到还原炉内,随后是一氧化碳储存罐被打开,在另外一个气化室气化升温后通过管道来到还原炉。
在废气出口处,气体检测装置检测到排出的气体里已经没有氧气和氮气等空气中的成分后,铁粉控制组按照流程开始输送铁粉到达还原炉的第一腔室内。
紧接着负责点火的人启动了点火开关。
原本比较安静的试验现场瞬间传来轰隆声,那声音持续不断,几乎盖住了那些输送气体和铁粉的设备的工作噪声。
王建昆用超能力观察到,随着点火开关被按下,火塞发出电火,氢气跟铁粉被引爆了,铁粉中的氧与氢气和一氧化碳发生着爆燃。
在王建昆的脑海里,一粒粒铁粉与众多的氢气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接触,然后铁粉瞬间破碎,里面的氧元素被氢气和一氧化碳夺走,在高温下脱离了氧元素束缚的铁元素变得特别活跃。
另外的一些硅,铝等金属元素也活跃起来,这一个个不同种类的元素不断聚合下降,硅元素和铝元素因为沸点比铁要低一些,所以他们在接近2700度的高温下不能液化,所以被吸气装置吸走到造渣池去了,留下的几乎都是纯铁元素。
这些液态铁水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到达了磁约束装置,在这里短暂的停留,内部极少的其他金属元素被分离出来掉落到下方的渣池内。
进一步纯化后的铁水被导入到出铁口,温度也降低到了1800摄氏度,颜色是赤红色的。
这时铁水和矿渣收集组已经开始了工作,将一个个模具对接到出铁口,让其在模具内冷却。
王建昆在观察了一番还原炉内的情况后,发现这炉子已经比较完美了,进去的铁粉几乎都被还原了,就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用量后续可以再减少一些,因为富余太多了,出气口那剩下的超过原有的预计。
不过这需要后续不断的实验,同时也要做好不同铁氧含量矿石的对照,因为还原剂的用量是跟矿石成分相关联的。
因为准备的原料比较多,这第一炉就顺便测试一下炉子内各耐高温高压设备的寿命,于是实验就持续的进行,铁水也不断的产出。
此时一开始出来的铁水已经凝固降温到几百度了,王建昆踱步来到铁块存放区,看到已经有好几块银白色的纯铁块被参与试验的新人类炼铁工人码放到成品区了。
王建昆没有用手去触摸,因为这些银白色像银子的纯铁块虽然不冒热气了,但是温度还是有200多摄氏度的。
他用超能力仔细的检查了一番,发现出来的铁块里,其他元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都是极好的纯铁块。
这一结果表明智子设计的这款闪速炼铁还原炉非常的优秀。
实验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准备好的400吨铁粉全部用光,总共制备得到了152吨的纯铁,铁粉里的铁元素几乎被完全收集制成了纯铁了。
按照现有的数据计算,这么一个还原炉半小时内用含铁量38%的铁粉制得了152吨铁,那么如果24小时持续运行,一天的制铁量将达到3648吨,一个月的时间将制得10万吨。
这个速度相较于传统的高炉炼铁那是极大的提升了,而且这种炉子占地面积小,需要的还原剂极少,几乎不需要造渣剂。
另外这闪速炼铁还原炉可以使用各种含铁量的铁矿,这就非常适合缅北和缅甸地区使用了。
接下去的几天里,王建昆不断的准备原材料,试验不同含铁量的铁矿粉需要的还原剂输送量。
到了5月3号左右,闪速炼铁工艺已经基本成熟,王建昆结束了第一阶段的试验,开始将这一成果和小舅汇报,准备让全解阵开始全力准备这种新的炼铁厂的建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