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河上,一艘如同巨无霸一样存在的五牙巨舰之上,李二凭栏依靠看着岸上旌旗密布的唐军:“国师,我大唐军阵如何?”
“威武霸气!”
陈北生此时拿着无人机正在录像,不远处还架着一个摄影机将这一幕幕忠实的记录下来,这可是珍贵的古代大军出征场面,而且是两万大军。
人数过万,无边无涯。
两万大军从渭水码头一直延伸到细柳大营,源源不断,无边无涯。
“如此场景,应当赋诗一首!”李二看着大唐军容之盛,拍了拍栏杆有感而发,不过思索了半天却也没有酝酿出什么绝世佳句。
陈北生将随身携带的唐诗三百首递给了李二:“陛下,找找,应该有合适的诗。”
李二接过陈北生丢来的唐诗三百首,瞬间诗意全无,眼神复杂的翻开了陈北生丢过来的唐诗三百首,但是翻看了半天之后缓缓的放下:“国师,有了此书,我有些担忧我大唐未来的文坛是否还能出更多的佳作!”
一本李太白诗集,一本唐诗三百首李二看完之后为大唐以后的诗人们担忧,都被抄完了他们该怎么办?
“放心好了,这些诗只会成为那些大诗人们的肥料,让他们写出更多脍炙人口的诗,只不过风格估计会有些改变,杜甫应该不会写那些忧国忧民的诗。”
“哈哈哈哈哈,以后我大唐诗人写的诗,必然都是大唐盛世之景!”
李二对于这一次征讨高句丽有着绝对的信心,同样见识过AK47威力的李靖也同样拥有着绝对信心,三月份带着鱼符离开长安后,马不停蹄的赶往松漠都护府,在李二从长安出发的同时领兵三万出征,同样张亮的三万兵马也在差不时间开拔,向着辽东方向赶去。
大唐从贞观十年冬季就开始准备征讨高句丽,开春之后又有源源不断的物资被运往幽州,高句丽已经意识到了大唐可能要对高句丽动手。
在李二出发的同一天,大唐使节李洋带着李二的国书面见了高句丽王平原王高建武,要求高句丽拆掉东北起自扶余城,西南到大海的高句丽长城,同时交出渊盖苏文,杨万春二人(注1),还要高句丽赔偿这些年高句丽掠夺大唐边关造成的损失,共记白银三千六百七十万两。
这一份国书是李二看了后世的一些史书和一些国书和协议写给高句丽,和此时大唐的国书内容完全不同,但是李二对于这份国书内容十分满意。
有鸿胪寺官员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样的国书内容,容易激怒高句丽的君主,唐使可能会遭到屠戮,但是没想到话音刚刚落下,一群五六品的鸿胪寺官员全部站出来,请求拿着这一份国书出使高句丽。
“君可见汉使呼?”
李二留下了这么一句话之后就退朝,而出使高句丽的差事则被一名叫做李洋的家伙用了一块家传玉器从鸿胪寺卿手中换来。
此时李洋站在高句丽大殿之上,昂头直视着眼前的平原王:“平原王,陛下旨意已经带到,平原王可愿执行陛下旨意?我等也好回去复命!”
高建武看着手中大唐的国书,气得双手有些发抖:“自大唐建立以来,寡人年年岁贡,不曾断绝,为何大唐还要如此咄咄逼人,大唐不知前隋?”
李洋听见之后冷笑道:“可笑,平原王,前隋暴君杨广三征你高句丽,虽第一次惨败,但第二次若不是隋朝有变,安有你高句丽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