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这边对这种矮小的橡树有一个别称,叫柴籽树。一来是因为这种灌木一到秋天就会落下漫山遍野的黄叶,最适合用篓子搂回家点火用,而柴籽树的枝干又很适合砍下来烧火。
二来则是因为一种江浙地带极为出名的小食柴籽豆腐。
有些勤劳的村民会选择在柴籽树的果实大批量成熟的季节,上山采集柴籽。晒干去掉硬壳后,经过水磨、过滤、沉淀、水漂脱色、脱涩、自然晾干、碾细,制成柴籽粉。
柴籽粉再经过恰当的烹制方法,就可以制成柴籽豆腐了。
柴籽豆腐一般养在凉水里,想吃的时候捞出一块,切成方块放入碗内加入白砂糖,用水一冲就是一碗清凉细腻的甜品,滋味绝妙。陈曼青光是想想就要流口水了。
当然,柴籽豆腐也能用来做凉拌菜,或者与别的蔬菜肉类一起烹制成别的菜肴。
陈曼青最喜欢吃的,却是柴籽豆腐做成的甜品。
不用说,她又麻溜儿移栽了几株柴籽树进空间。既然想到了柴籽豆腐,陈曼青自然不会忘记江浙地区同样有名的观音豆腐和木莲豆腐,观音豆腐的主材料是观音草。
陈曼青的外婆每年夏天都会上山采集观音草,制成观音豆腐拿去集市上卖。
她自然认识观音草的样子,虽然观音草一到深秋草叶变得枯黄,陈曼青还是成功的找到了好几株。观音草说是草,其实是一种小型灌木,几株观音草生长而成的叶子足够陈曼青打牙祭了。
比较麻烦的是木莲豆腐。
木莲豆腐的主材料,江浙这边虽然叫木莲,其实是一种学名叫薜荔的植物果实。
它是就着山石生长的。江浙地区这边一到夏季,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木莲豆腐的摊子,一块钱一大碗,喝下去冰凉顺滑又舒适。是包括陈曼青在内,夏天最爱的饮品,没有之一。
可正由于木莲豆腐实在太常见,经济效益不够高,陈曼青天天喝着木莲豆腐,却并不知道制作木莲豆腐的主材料薜荔具体长什么样子。隐约记得叶子光华呈对生,茎干细腻无毛刺。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植物,陈曼青也莫可奈何。
能找到自然好,找不到只能算了。
山中不知岁月,再加上陈曼青经常进出空间种植物,她都快分不清外界的现实时间过去了多久。只从林间浓密的树叶间隙,感觉到太阳光明晃晃的从斜侧方照过来。
陈曼青估摸着应该到了下午两三点左右。
将几丛映山红移栽到空间里种了松树的那片地旁边,她一屁股坐在了黑土地上。
累,实在太累了。
陈曼青觉得自己两辈子都没这么累过。随手扯了一串旁边乌饭树上的乌饭子,咔吱咔吱的嚼着,看着早就大变样了的空间,陈曼青油然而生一股巨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