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不可否认,魏东亭也绝对不无辜。是,也许他一开始借钱,是为了招待南巡的康熙,可后面呢?
魏东亭的儿子不到三十岁,就娶了四房妻妾,还在外面喝花酒、养妓女。光是给其中一个小妾打戒指,就花了五千两。如此大手大脚的花销,可想而知,魏家的花销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并且,从欠款态度与做法两方面来看,魏东亭是错到了极点的。甚至,他还比不上隆科多!
隆科多为养小妾花的钱也不少,前前后后借了四十万两,但法海一顿打,隆科多再有不甘也听话地发卖了一切给自己填窟窿,而魏东亭就死扛——
既不朝他效忠了多年的主子康熙开口,也不乐意变卖家产,而是死扛到躲不过去,老大胤褆还亲自上门追缴欠款时,打算自缢来了解一切。
胤褆无法理解魏东亭,但实际上,站在魏东亭视角,他选择以死了结一切,是无奈之举,也是逃避责任的必然之举。
魏东亭会寻死,与康熙最后取舍之下,决定用魏东亭来威慑朝臣们还钱的理由,是一样的,也是国库欠款追究最大的矛盾所在:
第一,本质上,康熙并不欠魏东亭的。魏东亭是负担了康熙出巡的花销,可没有他这般讨好康熙,哪里来的加官进爵,哪来的位极人臣。以至于曾在漕运这一肥差上一待多年,积攒了大把基业与财物。
所以,他给康熙花的钱,只不过是将贪墨敛财得来的一部分花在康熙,康熙压根不欠他。
同理,那些以给康熙花过钱、欠款花在康熙身上为借口,不肯还欠款的老臣、宗室、勋贵们,也是如此。
康熙舍弃魏东亭,冰冷地下诏,要老大胤褆拿魏东亭开刀,也是要敲山震虎,让这些个老臣、宗室、勋贵看明白 ,到底他康熙欠不欠他们,也给这些人下最后的通牒——国库欠款,必须还,不还,魏东亭就是前车之鉴!!!
第二,谈情分,用几十年的君臣旧情打动康熙,进而抹去欠款?开玩笑!
这世上跟康熙有旧情的多了去了,不缺他魏东亭一个!
但凡魏东亭敢开口向康熙求情,就等于将康熙推到两难的境地——帮不帮?
不帮,那不就是刻薄寡恩,置老臣于不顾;帮,那其他人,如曹寅、高士奇、李光地等肯定也会来哭求,到时候,康熙若不了解了所有老臣的欠款,还如何服众?
他,不死,魏家老小都得死;他,活着,康熙对他君臣之情,也不会一如既往。
死,是解脱一切的最有利也最自私的抉择!
“以死清债”的方式决绝,却无疑是有效的。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人死债消,亦是如此!
“你们以为是朕放弃了魏东亭,错,是魏东亭和朕互相舍弃了对方,互相……算计了彼此。
“有一日,你们能明白其中蹊跷,也就真的……真的有了明君之相,配得上那把龙椅。
“现在,还嫩着呢,下去吧!”
康熙背过身,又缓步走向台阶,重新坐在御座上,闭目养神,仿佛刚刚那番慷慨激昂的话,不是出于他口。
唯有眉宇间的忧愁,是那般的真实,深深刺痛了太子的心,也让他失魂落魄地逃离了御书房,一路上去全然没了往日储君的风采。
胤褆想追上去,却在望着他狼狈背影那一刻停住了,这老二跟自己什么关系,管那么多事儿干嘛呢!
胤褆不懂,但胤礽读懂了,读懂了帝王眉宇忧愁,不止是对朝堂百官、宗室勋贵的失望,也有对接班人期盼落空……无以言表的痛心。
自己,爱新觉罗·胤礽,没能担负起帝王对储君的期待,多么的可悲又可笑啊!
奈何,国库追缴他所做的一切,确确实实是不够格的,至少在皇阿玛点破内里蹊跷后,方懵懵懂懂地醒悟:皇阿玛想要个如朱标那般的太子,可皇阿玛怎么能忘了?
自己前半生长于皇阿玛膝下,吃穿用度、言行举止,乃至娶亲生子等,无一不受他掌控,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还不能担起帝王的期待……
不能承担起帝王期望的储君,等待自己的结局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