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嫂哪是眼熟,是方才听江七哥说的吧,只怕这就是那个黄宝石簪子了,嫂嫂你瞧,上头有好几颗黄宝石呢,像雨落后的水珠一样,嵌在花蕊上,真好看,果真是栩栩如生,不是拿去卖的吗,怎么送给我们了。”刘欣兰走上前,看了一眼,解释着。
说完又有些诧异。
“他有好东西自然先想着你啊,只怕这簪子是送给你的,来,嫂嫂帮你戴上。”白氏笑的合不拢嘴,虽然她很喜欢这支簪子,但她不会跟小姑子抢,所以她伸手,把菊花簪子戴在了小姑子的发间。
“这还有两支呢,嗨哟,这孩子,只怕给咱们三人一人送了一支,你们瞧,这是杜鹃花簪,这是腊梅簪,我瞧着这腊梅更适合欣兰呢,来,把菊花簪拿下来,她带着有些老气了。”李氏从包裹里又掏出来两支簪子,开怀的笑着。
女婿女婿,越看越钟意。
她这好女婿,人长得俊朗,家世也好,人呢,更是懂事又有礼数。
三人把簪子分了,李氏要的菊花簪,刘欣兰要的腊梅簪,白氏要的杜鹃花簪。
反而在城中爆火的粉蓝宝石制成的簪子,她们随意分了。
三人更喜欢这种黄宝石。
刘云海跟刘家主看的眼热,也跟着分起礼品来了。
你一双鞋子,他一块玉佩的。
这么多礼品被瓜分的一干二净。
刘家从不缺钱,可这些稀罕物,他们也觉得少见。
个个都很喜欢。
另一边,参观完杂货铺的江同祥,带着哥哥妹妹去附近的酒楼吃饭去了。
三人点了六道菜,刚好全部吃完,没有浪费。
从酒楼出来,一个回学堂找董玮去了,一个去医馆坐诊,剩下的江同祥则是去了小食铺,让奶奶帮着挑选一个吉日,然后开业。
最后定在了十月初二。
时间一晃而过,伴随着吵闹的鞭炮声。
江家杂货铺开业了。
里面的柜子被江福宝做成了现代的模样,所有物品都展示在墙壁上,站在门口都能看到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
本就爱凑热闹的连山镇百姓,一个个朝里拥挤着。
最后还是江家的家丁过来帮忙,才维持好秩序,不然高低要发生踩踏事件。
这些人拿了号牌,排起长队。
每个小二一次只能接待一个人。
杂货铺很大,从最左边走到最右边,起码要三十几步。
第一位客人是小食铺的常客杨万里。
如今的他,已经快年过半百了,头发早已花白,腿脚却很好,走路稳稳当当,人也精神的很,除了脸上的老人斑和褶子有些多,跟当初的模样差不到哪去。
他一进来就挑选了一双鞋子,又给重外孙买了一个小玩意,然后继续逛着。
江福宝也在铺子里帮忙。
看到杨万里,她走上前打了招呼,还顺嘴问了四妞五妞。
两人正是当初害死她的江三妞的亲妹妹们。
“你说白梅和红梅啊,你施奶奶早就把白梅放了奴籍,嫁出去了,她与我家对门一个管事的儿子看对了眼,当时你刚好去外头了,成亲我还特意让白梅去喊你,结果你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