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就要从三年前说起,有一个叫杨福生的人托人找到了我。
杨福生的家族是外乡人,因家乡遭严重的灾荒,他的父辈带领全家逃难至此定居。那时,杨福生还只是一个孩子,是他的父亲用扁担将他挑到这里的。
杨福生的母亲七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了,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只是简单地找了一个地方安葬,这在我们当地被称为“寄埋”,也就是并非正式的坟地。
杨福生母亲逝去几年后,杨福生的父亲也因病离世,享年八十多岁。据说老人家临终前并没有太多痛苦,村里人都说是他一生行善积德的结果。
在农村,选择吉地安葬亲人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尤其是要将父母合葬在一起作为祖坟,更是讲究至极。因此,杨福生特意托人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帮忙寻找一个合适的坟地。
当时来找我的是镇上接生的陈婆,陈婆跟我说杨福生父子都是大善人,希望我能帮杨福生父亲找个风水宝地。我便应允下来了。
我第一次见到杨福生,见他慈眉善目,天庭饱满,地阔方圆,双耳垂珠必是大富大贵之人。”
叔公话刚说完,便听到张雅急不可耐的问到“既然杨福生是大富大贵之人,为何会随父母逃难到这里呢?”
叔公解释道“在大环境和时代的更迭里,个人的命运也是会受到影响的。难道天灾和战争死去的人都是短命人吗?不尽然吧!这便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叔公继续说道“那天王杨福生热情的接待了我,酒足饭饱之后,杨福生就把所求之事说出。我便叫他第二天带我到村子周围看看山势,察察水情,测风向,定吉穴。
次日清晨,天蒙蒙亮,等我起床洗漱完毕,杨福生一壶酒四个菜端了上来。我见杨福生好善待人友善诚心,心想:此人待人以诚也是个孝子,我一定为他寻一个好坟地。
我两一大早就出发了,来到村东面的山梁上,我将村北、西、南的山势、走向、地形细细观望一番,对杨福生说:“北山气势磅礴,脉气旺盛,将止村寨,山势渐稳,气势已缓,脉气能聚;山下两水相交,龙脉即止,是个难得的好地方。
所以你村里面大多数人家生活富裕,人丁兴旺;咱就在那里寻觅吉地。”二人直往北山走去。
就在这时听到杨福生却说,北山之好使村里人都沾光,我建祖坟万不可为得脉气而损害了村邻乡舍。”
这时张雅又说道“这个杨福生不知道说他是个大善人还是大蠢人,居然建祖坟不先考虑自己,却是先考虑乡亲和别人。”
叔公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哎呀,是啊!也就是他的这个想法可把我累的够呛。之后我每找一个穴,他都要问我“这样会不会影响到村子?又或者影响到别人?”我当时也和你这般说辞,你们可知他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