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克宗古城是我国现在保存最完好的藏民居群。在唐代(约676?)土蕃在这里的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独克宗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在香格里拉市正北的大约2小时车程。在独克宗,可以明显感觉到高原反应带来的一种不适,胸闷和头痛使人脑内肿胀。然而对于笔者来说,买一瓶15元的氧气,吃一点青稞和马奶就能够行走如常。当地食物是一个很好的缓解水土不服的方式。作为出生在边城的笔者,加了发酵马奶的青稞揉在手里,如果注意卫生的话,就像吃一坨半生不熟的面团。这种面团和大麦相比,更加具有发酵感和颗粒感。
奶酒也是好喝的,和在XJ内蒙或者蒙古XZ的酒类似。
美丽的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和政治重镇。这曾经吐蕃王朝的独克宗古城历来为滇、川、藏茶马互市之通衢,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喇嘛请求互市于金沙江,清廷允准在中甸立市,独克宗成为滇藏贸易的重要集市。雍正、乾隆之时,境内矿业兴旺,四方商贾云集。在抗日战争时期,俄国人顾彼得先生在他那著名的著作《被遗忘的王国》中这样叙述到:“据估计,战争期间所有进入中国的路线被阻时,这场“马帮运输”曾使用了八千匹骡子和两万头牦牛。”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占领缅甸,切断滇缅交通,大批援华物资只能越过喜马拉雅山从LS经滇西北运抵昆明,县城又成为滇、藏、印贸易的中转站。
1936年,贺龙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中甸,在独克宗古城藏经堂两厢房设指挥部,在此召开了重要会议。也在此会见了松赞林寺八大老僧的代表夏那古瓦。
贺龙向松赞林寺赠送了题字“兴盛番族”。红军离开松赞林寺时,乡城康参老僧帕初送给贺龙一对“瓜格达”(皮褡裢),一对镶银木碗。5月3日,松赞林寺打开3个仓库,将2000多斗青稞(约6万余斤)以及牦牛肉、红糖、粉丝、猪肉等食物售与红军,部队一一计价支付现金。同时,当地一些做买卖的商户也积极为红军效力,为红军筹粮奔忙。红军先后在中甸筹粮10多万斤,为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准备了充足物资。
2014年1月11日凌晨1时27分,DQCZ治州州府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发生大火。起火原因不明,火灾烧毁房屋100多栋,初步测算已造成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人民币。
第一世松谋降生在中甸县大中甸乡松谋村,后为噶丹·松赞林寺堪布(掌教),再后来被追认为活佛,即第一世松谋活佛。在红军会见松谋活佛的1936年,他正值37岁盛年,是为噶丹·松赞林寺第二世松谋活佛。1986年5月在松赞林寺为松谋活佛举行了隆重的灵塔安放仪式,灵塔供奉于松赞林寺大殿内。
在独克宗古城的最高处,巨型转经筒为镏金纯铜制作,筒内藏有经咒、六字真言124万条和多种佛宝共16吨,需要四五个人合力才能转动。如果登上古城,能看到很多仓央嘉措的诗。当地人民和导游朋友哼唱着《洁白的仙鹤》,为每一位来此观光的人们表演、敬马奶酒和准备牦牛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