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但笔者最喜欢韦应物的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因其极富画面感的描绘和水石结合的自然动态的禅意状态:“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说得极为具象和富有空性。原来这是在苏州所作。韦应物居于苏州的静,却想到嘉陵江的恢弘,饶有趣味。
嘉陵江流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于CQ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渠江、涪江等。全长1345千米,干流流域面积约3.92万平方千米,总流域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长江支流中长度仅次于雅砻江,流量仅次于岷江。可以在上游陕西凤县找到其源头。在BJ市南郊。
“嘉陵江在川渝境内流经948千米,润泽了一代又一代巴蜀儿女,可谓川渝名副其实的母亲河。九寨沟美似仙境、米仓山青山如黛、钓鱼城峭壁千寻、嘉陵江小三峡(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风光绮丽、两江汇泾渭分明,嘉陵江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孕育出瑰丽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川北灯戏、小河锣鼓,麻柳刺绣、渝中蜀绣,武胜剪纸、合川峡砚,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细腻。由北向南一路流淌的嘉陵江,融合了南北不同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孕育了种类繁多的非遗项目。嘉陵江上游陕甘地区的美食,多带有北方色彩。中下游川渝地区的美食,则显示出典型的川味,无辣不欢,剑门豆腐、南充米粉、川北凉粉、张飞牛肉、合川桃片、三溪口豆腐鱼、重庆小面,以及闻名于世的重庆火锅。一条大河,对于一片流域、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嘉陵江自古以来就是出川水运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同时也是中国西部生态、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走廊和纽带。”
笔者每一次吃川渝地区的鸳鸯火锅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想到了重庆境内的嘉陵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是白居易知名易懂的《暮江吟》。这首诗指的是哪条江具体不可考,资料显示一般指的是长江。笔者却愿意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样的景象或许和渝中地区的嘉陵江有关。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