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宝八年(公元前749年)四月,大唐汉州什邡县,早晨时分,河湾里雾蒙蒙的能见度不足六丈,小草上湿漉漉的水滴不甘的从草尖滑落。
河湾旁边有个茅草屋,屋里的里正,一大早起来就在忙碌,突然听见外面一阵敲门声。
“谁啊,晓色就来敲门。”里正不耐烦的来到门口开门。
来人穿着洗得很旧的圆领袍和戴着幞头。圆领袍已经有点湿润了,脚下踩着一双已经开始破边的草鞋,五官端正长相俊美,就是穿着打扮有点寒酸,是个二十岁的年轻后生。
年轻人向里正作揖道:里正我是杨柯,来开团貌的。里正定眼一瞧原来是杨柯啊!
杨柯心虚道:“正是在下”。
他这身份可以说是真的,也可以说是假的,他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杨柯,而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退伍军人,在发生车祸后等他醒来已经来到了唐帝国。
在唐代,杨柯已经年满20了。从唐代父母兄弟姐妹口中得知,年满20就得服兵役,杨柯一大早就来里正这里,开团貌证明。团貌类似后世的户籍制度,上面不光有身份信息,还有长相信息,以免出现冒名顶替。
唐代实行府兵制。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其特点是“寓农于兵”,即国家的武装力量都种地,但种地的不一定都是士兵。
军事区域划分:唐代将地方行政区域分为州、县两级,同时在州县之外另设军事区域,称为“府”,即军队驻扎的地方。府分为上府、中府、下府三个等级,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
府兵是从农民中挑选出来的。唐代根据各家财富产业,将农民户口分为九等,只有上三等或中三等的农户才有资格当兵。
府兵家庭可以免除赋税,并且在征战归来后可获得土地和各种荣誉奖励。
府兵需要到中央宿卫一年,称为“上番”。中央直辖有16个卫,每个卫都设有大将军。国家有战事时,大将军领兵出征,战事结束后,士兵归府,将领归卫。
府兵制在唐代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保证了国家的兵源,同时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府兵制逐渐出现了问题,士兵地位下降、土地兼并严重,最终在唐代后期被募兵制所取代。
在府兵制下,士兵需要自己准备一些干粮和衣服。但铠甲、重武器、作战军粮等是由国家供应的。
后面陆续前来开团貌的还有同村的周方等几人,由于大家都是同村的,相互都认识,就共同回家。
杨柯等人拿到团貌后,回家准备好干粮和衣物,就告别在大唐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准备前往汉州服兵役,唐代的汉州也就是今天的SC省广汉市。
在去汉州的路上大家无聊,周方就讲起了故事。陈大是一个家境贫寒的人,但他乐善好施。附近小破庙的和尚每天都会到他家化缘,他每次都热情招待,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年。和尚离开前,告诉他在樱桃树下建一所小佛堂会对他有帮助。陈大不相信,但晚上看到一只白老鼠爬到樱桃树上消失了。他想起关于白老鼠的传说,便和妻子在树下挖掘,果然发现了一坛子银元宝,从而发了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