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咦,这位姑娘是?(2 / 2)不使意难平首页

然而,赵桓却如铁石心肠,眼神冷漠:“来人,把他们拉下去。”

侍卫们上前,将六人拖出大殿,哭喊声渐渐远去,直到彻底消失。

大殿内再次恢复了宁静,仿佛方才的一切只是幻影。

……

“康王!”

宋钦宗赵桓站在龙椅之上,声音洪亮而威严。

然而,与刚才冰冷的口吻不同,此刻他的语气明显柔和了许多。

赵桓仿佛一瞬间从一位高高在上生杀予夺的帝王,变成了一个关怀弟弟温厚敦重的兄长。

大殿之上,金色的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棂,洒了进来,映照出宫殿内雕梁画栋的金碧辉煌。

殿外春风拂过,吹动宫灯上的流苏,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整个大殿中,所有的文武百官都静静伫立,目光纷纷投向朝臣队伍中的一个年轻身影。

站在众人之中的赵构,缓缓走出队列。

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脸上带着一丝从容与镇定。

赵构在朝堂中央站定,朝赵桓跪拜行礼,声音谦恭:“臣弟赵构,叩见陛下。”

赵桓望着面前的九弟,眼神中闪过一丝柔和的光芒。

他轻轻点了点头,眉宇间的严肃逐渐化为欣慰,缓缓开口道:“九弟,你在金营中机智果敢,表现卓著,为朝廷立下了大功。”

“朕甚感欣慰,决定晋封你为太傅,以彰显你的功绩。”

赵构听到这话,微微一怔。

然而,他脸上很快重新恢复了平静。

赵构恭敬地叩首:“臣弟谢陛下恩典,但臣弟自知才疏学浅,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重任。”

赵桓听到这番话,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仿佛早已料到赵构会如此回应。

他缓缓走下龙椅,站在赵构面前。

赵桓拉赵构起身,目光中充满了作为兄长的关怀与欣赏。

“九弟,朕知道你一向谦虚,但你在金营中的表现,足以证明你的才华与能力。朝廷正需要你这样的栋梁之才来共谋大事。”

赵桓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与信任,仿佛在用眼神向赵构传达一种无法推却的责任感。

赵构的心中微微一颤。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着赵桓,眼神中透出一种坚毅与决心:“臣弟定当竭尽所能,辅佐陛下,为大宋江山尽忠竭力。”

“好!”赵桓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难得一见的笑容。

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赵构的肩膀,声音中带着鼓励与期许,“九弟,朕对你寄予厚望,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大殿内的群臣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暗自思索起来。

关于赵构在金营中的英勇表现,早已在朝野之间传开。

这个年轻的王爷,文武双全,甚至在面对金国的威胁时,亦能泰然自若。

这样的人物,未来在朝堂上的地位,或许将无法被忽视。

几位年长的大臣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彼此心照不宣。

他们清楚,今天这道封赏,绝不仅仅是对赵构的单纯奖励,更是对他在朝廷地位的一次公开确认。

大殿中的气氛,随着赵构的晋封,变得愈发微妙起来。

每一个人的表情都藏着不同的心思。

有的面露微笑,仿佛真心为赵构感到高兴。

有的则眉头紧锁,似乎在心中盘算着未来的变化。

唯有在需要结党营私,动用权术之时,这些文武百官的智慧,才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

汴京城的四月,正值春暖花开,百花竞相盛放,清风夹杂着花香,吹拂着古老的城墙。

阳光洒在朱红色的屋檐上,映照得整座城市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错觉。

然而,在这繁华之下,却依然隐藏着难以抹去的伤痛。

两个月前的围城之战,已经成为历史,曾经的惊惶与恐惧仿佛在这春日的阳光下逐渐被淡忘。

街道上,商贩们的叫卖声和行人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市井繁华的画卷。

各式的店铺敞开着门,孩子们追逐打闹,妇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聊天,似乎一切都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然而,若是仔细聆听,仍能听到偶尔从某些幽暗的巷子深处传来的低低哭泣声,仿佛是夜晚残梦中未能消散的余音。

那声音,或凄凉,或悲切,仿佛在向每一个路过的行人诉说着失去女儿、姐姐、妹妹的痛苦。

每一声悲鸣,都提醒着这座城市的居民,那段被铁蹄蹂躏的时光,并未真正被遗忘。

就在这热闹的街道一侧,一辆马车缓缓停在康王府的大门前。

马车是精雕细琢的黑木车厢,车帘上绣着银色的祥云纹,随着车身微微摇晃,车帘掀起的一角露出一抹淡淡的衣角。

车夫勒住缰绳,马儿喷出一股热气,仿佛也在对这座府邸的威严表示敬畏。

从车上下来两个人。

一男一女。

男子身材高大,身穿青衫,提着一把长枪,整个人显得英姿勃发,眉宇之间透露着一股刚毅之气。

而他身边的女子则一袭黑衣,身姿纤细。她眉目如画,却冷若冰霜,双唇轻抿,透出一种拒人千里的气质。

这女子上前与康王府的门房低声交谈,言语简洁而礼貌。

门房立刻进府禀告。

不久之后,宁书涯便快步走了出来。

宁书涯一见到这两人,脸上顿时露出浮夸的惊喜表情。

他一边便作势要给王凌云一个大大的拥抱,一边高声喊道:“凌云兄!容姑娘!”

“我可想死你们了!”

然而,王凌云眉头一跳,后退一步。

宁书涯一下子扑了个空。

场面显得有些尴尬。

“哎呀,凌云兄!”

宁书涯摆出一副受伤的样子,捂着胸口,嘟囔道,“你可真是冷酷无情,你我兄弟情深,你居然如此对待我!”

看到宁书涯的刻意做作的滑稽模样,容缯忍俊不禁,轻轻笑了起来。

她那冷峻的面容在这一刻仿佛冰雪消融,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显得格外动人。

宁书涯眼睛一亮,似乎发现了什么新大陆般惊奇,连忙说道:“容姑娘竟然笑了!从我认识你到现在,从未见你笑过!”

虽然宁书涯也没认识容缯多久。

宁书涯随即冲王凌云竖起大拇指,使了个眼色,调侃道:“了不起啊,凌云兄!”

“瞧你小子浓眉大眼的,竟然有本事让容姑娘变了性子,真是厉害!”

王凌云的拳头“咯咯”作响。

宁书涯赶紧见好就收,岔开话题:“啊哈哈,走走走,进府聊。”

……

数日之后,康王府再次迎来一辆马车。

这辆马车比之前的更显低调,车身朴素却又不失精致,车帘随风轻轻飘动,透出几分淡雅的气息。

马车停稳后,从车上下来了三个人,一男二女。

芮依艺身穿白色长袍,她的长袍质地柔软,随风而动,显得飘逸非凡。她一头齐肩的栗色短发在微风中轻扬,眉宇间透着几分英气,眼神清澈而明亮,仿佛映射着春日的阳光。

蔺君成身着蓝衫,气质儒雅,眼中带着一丝坚定,虽然面容温和,却透露出一股内敛的力量,仿佛是一柄藏在鞘中的剑。

闻人聪身穿淡绿色猎装的女子,面容清秀,双眼明亮有神,带着一丝顽皮与灵动,仿佛一只林间的精灵,时刻准备着奔向自由的天地。

蔺君成上前向门房说明来意。

门房迅速进府通报。

不多时,宁书涯和苏悯一同出来迎接。

宁书涯依旧是一副欢天喜地的模样。

看到芮依艺的那一瞬间,他眼神中的惊喜毫不掩饰。

“依依!”

宁书涯的全身细胞,似乎都因为芮依艺的到来而活跃起来。

他正要开口寒暄,却发现芮依艺的目光已经越过了他,停留在他身旁的苏悯身上。

苏悯今日一身淡雅的粉色衣裙,面容清秀,双眸如水般宁静,透着一种淡然的气质,仿佛与这世间的喧嚣格格不入。

尤其是她那粉嫩的丰唇,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醉人的光泽,宛如林间的晨露。

她站在宁书涯身侧,微微低头,双手轻轻叠在胸前,显得温顺而乖巧。

芮依艺见到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随后眉头微微皱起,仿佛心中有着难以言喻的疑惑。

芮依艺迟疑片刻,轻声问道:“咦,这位姑娘是?”

宁书涯闻言,笑意盈盈地解释道:“这位是我认的义妹,名叫苏悯。”

芮依艺听到这话,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苏悯身上,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该如何说出口。

她想开口问些什么,最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勉强露出一丝微笑。

蔺君成见到此时的场面略显尴尬,立即上前打圆场,笑着说道:“此处并非谈话之所,大家还是进府说吧。”

他的声音温和而从容,缓和了现场的气氛。

众人纷纷随着宁书涯和苏悯走入府内。

春日的阳光洒在他们身后,留下了一道道长长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