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这样,也让很多人趋之若鹜!
天启年之前,可没这样的传统。
那时,看一眼皇宫都可能引起侍卫的警惕。
更别说,进皇宫里面了!
而自天启年之后,平民百姓,士农工商,皆可在这一天排队进去,一睹大明最神圣的地方。
这个举措在最初的时候,很是为朱由校拉来拥趸。
尤其朱由校刚登基,没有成绩的那一年。
他亲自在午门城楼上现身,不少人对他的好感,瞬间提升!
再加上新政的消息,那时的大明百姓就算对皇帝有疑虑的,也愿意等皇帝先干干再说!
后来,朱由校就派人战辽东,雪萨尔浒之耻。
推行清丈田亩,又起了一座座新型大工坊。
一个本来破败的帝国,在他的指引下一点点好转。
百姓、武人、士绅,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不少收获。
虽然也有人失去,但那点失去相比于收获来说,不可同日而语。
今年,朝廷又打了个大胜仗,狠狠教训了一下日渐嚣张的林丹汗。
这种功绩,普天同庆。
只是,朱由校在天启三年之后,就不再出来了...
去年他尝试过出来,但国外战胜女真、国内改革有效给他带来的巨大声望,差点在人群中引发一场大规模的踩踏!
至此,朱由校反应过来,自己在这种庆典再露面,可能就是坏处大于好处了。
于是,他退居幕后,让曹化淳领着朱慈烨出来。
皇帝虽然没看清,但小太子粉雕玉琢的,也让皇宫之前的百姓,欢呼雀跃。
朱慈烨去年虽是被临时拉来救场的,但张嫣教他教的很好。
哪怕人声鼎沸,孩子也没有退缩。
还听曹化淳的提醒,学着朱由校挥手...
这个小动作,又引得百姓争相回应。
今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王安在宣读完朱由校对万寿节的贺词后,还是曹化淳带着朱慈烨出来。
小太子一出来,虽然有不少人失望。
今年又见不着皇帝了...
但是,很多人还是会给小太子一个面子,积极和小太子互动。
城楼之中,看着儿子得体的与百姓互动,张嫣眉眼之间闪过一丝骄傲。
丈夫支持,儿子争气!
其他姐妹,也没有那种特别没眼色的。
除了日渐庞大的宫中商号,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烦心事。
这样的帝王家,百年难遇!
“烨儿表现的比去年好。”朱由校握住张嫣的手说道:“你是不是带着他练习了?”
张嫣将目光从儿子身上收回:“还说呢!”
“陛下去年让烨儿出去,臣妾差点儿没吓死!”
“城墙下几千上万人呢!要是烨儿一个不慎,那丢的可是皇家的脸面!”
“没事儿。”朱由校笑着回道:“他年龄小,就算出点儿差错,百姓的容忍度,也是很高的。”
“再说了,不还有朕嘛!”
“是啊,也是有陛下兜底,臣妾那时才没反对。”张嫣说道:“您不知道,去年的时候烨儿出去,臣妾在大殿里比他还紧张!”
“今年知道烨儿必然出去,那臣妾肯定要早早给他特训的!”
“皇后辛苦。”朱由校打趣一句说道:“来来来,吃块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