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次税改,就将这个问题明确下来!
宗室、勋贵,一样需要缴税!
宗室、勋贵们虽然祖上有功。
但是,大明也为宗室、勋贵们提供了现在的环境!
没有大明、没有皇帝,他们哪儿来的安生赚钱的日子。
所以,缴税,天经地义!
对于掏宗室、勋贵群体口袋这件事,大明官僚们很是热衷。
天知道,看着这帮家伙一车一车的往家里拉银子,他们有多眼红!
现在能有个正当理由了,那还不盯死!
文官笑,勋贵哭。
朱由校看着这一副众生相,面无表情。
这次是勋贵。
下次就是文官了!
官绅一体纳粮,总要找个合适机会实行的!
大明里面,连皇帝本尊都在缴税,怎能允许一帮特权阶级继续游离于律法之外!
“东风压西风,西风压东风。”
“且等几年,且看几年...”
放下车帘,朱由校对外面的宫福说道:“起架吧。”
朱由校又要出巡了。
这次,他去的还是天津。
孙承宗那边练兵初见成效。
天津也要扩大城墙范围,建设新城。
朱由校都得去看看。
上一次到天津,还是好几年前。
那时,虽然关心,但也不能久留。
朝中毕竟没有太子,叔王监国,只能暂时顶一顶,做个橡皮章。
重要的决定都要快马找到朱由校的。
而且,那时不仅是看一个地方,也在推进北直隶的改革过程。
这次,时间充裕。
小慈烨也长大了,作为太子,虽然还在喝奶,处理不了国事。
但小家伙待在乾清宫,那就比瑞王、桂王等诸王一起还让朝臣放心。
同时,天下大事都在轨迹上前行,重要的方向抉择,少了许多。
朱由校能空出更多的时间,来关心一些自己一直挂念的事。
比如新军,比如天津新城。
在看小站新军之前,朱由校路过天津新城。
他驻跸于初见规模的工地上,问道:“预计工期大概多久?”
天津知府李邦华回道:“陛下,天津新城在去年提出规划,今年大规模施工。”
“城墙合拢,预计在六年后。”
“城内各坊建设,会一批批起来。”
“最早的一批,今年年底就能住人。”
“臣想得,先将一些大型市场搬迁过来,给城内腾出一些空间。”
“而且大宗货物多是在天津城做个中转,城内城外,都影响不大。”
朱由校转了转手上的扳指。
这个速度,对大明来说不算慢。
甚至,已经提升了好多。
毕竟,大明现在的土法水泥获得了改良,建城、建房子,快了不知道多少。
但相比于后世的几十天一栋楼,还是太慢了!
朱由校有心说上两句。
但他也知道,这怪不了李邦华,也怪不了现场的大匠、工人。
有限的技术手段,让这个时代的建设一直很慢。
朝中三大殿,由于坚持典制、古法,这都修了三年了,还是个大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