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回航,必携带满羽箭,单舰留羽箭五六千枝;二十斗舰,则有十万有余。只可惜如今此法再不得施展。”
周瑜、程普本来正在啧啧称妙,心里正盘算如此一来敌损我得,正高兴不已。听闻此话疑惑问道。“上人何出此言?”
刘义哈哈大笑。“哈哈哈……我早问过汝等是否非要我点破。汝可知天机不可泄露,一旦泄露便不再是天机。”
“汝等若是自行猜测天书其意行事也就罢了,如今却还要我来解之。这不是作茧自缚是什么?哈哈哈!”
听闻此言,周瑜、程普很是懊恼,再求刘义,却也只得到刘义“已不可挽回”的搪塞之语。
刘义记得这份“攻略”是自己写给雪子,让雪子谨记的。如此一来想必是雪子在此手书出来,却落于周瑜等人之手。
联想“吴国太”后续与他的沟通,刘义心中有所猜测,但暂时还不能确定,需要进一步查证。
想到如此,刘义问道。“尔等不识天书真意,但却硬要破解,这也是两战败于曹阿瞒之手的原因。”
“不知这天书是何人给汝等所解?此人真愚笨。”
刘义趁着二人懊恼,暗中以【性情中人】加以影响,放大两人的懊恼和对自己的信任。
“是主公派遣于我等身边之人,常着黑衣、带斗笠,自称‘于先生’,上人可知晓此人?”
刘义假意伸出手指算了一算。“想必此人不曾在汝等面前显露真容,而且声音苍老?”
周瑜、程普称是。
刘义根据这些信息,便猜测孙权是知道“于先生”的真实身份——吴国太,只是不曾告知周瑜等人。
一个可以利用的信息差。
“此人乃我弟子。只是所学不精,他现在何处?”刘义状似随意问道。
周瑜道。“此人带我东吴谋臣儒士,包括鲁子敬乃至诸葛孔明在内,前往南屏山……”
“祭东风?”刘义接口。
周瑜顿了一下,随后称是。
刘义心中不解,如果说是去南屏山祭风,那么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定为总攻日可以理解。
他只得面无表情,心中盘算。
“为何如此早?如今才是十一月初!而且,为何要召集江东谋臣儒士?”
“难道这异常和雪子变为‘吴国太’有着紧密关联?”
想到此处,刘义便起身挥了挥手。
“老夫与汝等二人所谈甚久,如今还有要事,这便离开。待诸位火烧赤壁功成之日,吾再前来恭贺。”
周瑜、程普听闻此言心中激动,当即拜别刘义。
待刘义要出营帐之时,突然停步转身道。“有机会我会去南屏山找我那徒儿,指点他一番。”
“只是那里定然有尔等士兵,吾不愿再与士卒纠缠,汝二人给我写一道文书,供我入山使用。”
周瑜当即应下,唤人拿来笔墨丝绢,然后书写一道文书,双手呈于刘义。
刘义接过文书,只是瞬间他接过的文书便消失不见。
“勿送,老夫去也!”在程普、周瑜的目光之下,刘义漫步离开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