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年少不知李鸿章(2 / 2)历史吃瓜:祖宗们的脸都丢了首页

“年少不知李鸿章,年老方知李中堂。”

[哈哈!这位糟老头子,坏的很。]

[李鸿章存的钱十辈子也花不完。]

[这槽老头子应该给左宗棠下跪。]

[这位不是抗倭英雄吗?也是位昏官?]

[拉倒吧,还抗倭,他银子都存在小日子吗呢,抗什么倭,打仗都放大海了。]

[还真有不知道的人,这位都被洗白好几十年了。]

[这不是和前段时间出现的教育书籍的问题一样吗,是不是有行走的五十万。]

[秦桧都能被洗白,还有啥不能洗的。]

[李鸿章的祖坟还有吗?给他刨了。]

[那还能有你的份,早被刨干净了。]

叶沫沫:“李鸿章应该是一位奸庸之人,历史的真相如何不清楚,当时的大清虽然也是风雨摇摆的时候,但李鸿章签订的条约就罪无可恕。”

“李鸿章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有智商,有才能,有见识,能指挥。”

“也有好的一面,积极发展海军和造船业,推进铁路和邮政的建设,修筑京汉铁路等,极大地推进了现代化的进程。”

“他还推行了海关税制的改革,打击了贪污腐败,提高了政府的收入,改善了民生。”

“但怎么说他也是旧官僚,心中所想不外乎做官而已。”

“当官的贪财,贪生怕死他都有。”

“他在办理洋务事业过程,毋需自己亲自捞钱,纵容手下大捞特捞,当然手下官员也少不了他那一份。”

“但与一般贪官不同,李鸿章不仅收受下级官僚的贿赂,而且在办理外交中,外国的贿款他照拿不误。”

“收取俄国三百万卢布的受贿钱,这个是有记载的。”

“出卖国家主权的中俄密约签订的第二天,由道胜银行要员牵线,经钦差大臣李鸿章过目,沙俄财政大臣维特签字同意。”

“双方私下签了一项议定书:如中东铁路修筑成功,道胜银行拨出三百万卢布给李鸿章作酬谢。”

“具体分三期付款,首期一百万在清朝皇帝正式批准条约后付款,二期一百万在全线测量竣工、筑路合同签订之时付款,第三期的一百万在铁路完成时付清。”

“而早在密约签订的当年8月,道胜银行就把首期一百万卢布,直接送交李鸿章之手。”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不用我多说吧,还有其他几十份条约全是李鸿章的签的。”

“私藏国家机密,接受英、法、德等多国的贿赂,杀害许多忠诚的爱国者和革命党人。”

“这一方面来说他就不是好人。”

“李鸿章不只是大发洋务财,而且还发了卖国财,可谓是中华民族史上头号汉奸卖国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李鸿章确实是聪明人,看清了形势,爱国之心有但也不多,要不然也不能在小日子那存了四千万两白银,论行还是论心,爱国之心谁都有,但在行为上是违背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