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今生与前世(1 / 2)家庭异闻录首页

我,高考复读生,曾经的985大学在校生,名校毕业生,现役社畜,与父母几乎断联的人,特定人群眼中开朗乐观的人......

这么多的标签,其实也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小镇做题家。

在很多人眼中,这似乎是个难以接受的称谓,但我却很喜欢它。我总觉得,它把我的无奈、心酸和委屈说得很明白。

我不穿长衫,没中过秀才,茴香豆的茴也只会一种写法。但我至少能有一份工作,能领到令一部分人羡慕的薪水,虽然离买房结婚遥遥无期,但又比有吃有住更宽裕一些。

但我总觉得,我原本可以不成为小镇做题家的。

从地域上来讲,我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东都市,尽管不是一线城市,但也是除了京沪市、深穗市这样的顶级城市之外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哪怕是我出生的客庄,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从家境来说,哪怕在在我重生前房地产势头已经没那么强劲,我父母名下的那几间房子中,也有两三套堪称豪宅。

从个人能力上看,我属于一直学有余力的类型。几乎没有参加过合适的补习,成绩却从小到大名列前茅。虽然没有机会学习像钢琴、编程这类一般人眼中“高大上”的技术,但从小做事算得上机灵,被迫做的那些家务,也勉强能处理得当。

但这些都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当我在头脑中一遍遍构建它们时,它们牢不可破;而当我的目光稍稍投向现实,它们便碎成比渣还细小的粉末,一阵风过,就好像没有存在过一样。

按说我的父母都是能力平庸的人,却也成就了被我称为两大奇迹的两件事。

其一是,在我姨父的公司创立时跟了一成的股份,这也给他们带来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财富。发展的问题解决后,他们虽然肉体上一直在衰老,可精神却一直保持了二十多年前的状态。

而这也是第二个奇迹得以成立的前提。我虽然生活在大城市,家境也称得上优渥,但我的日子是被我的父母“精心规划”过的,是以大城市为背景的小镇,或者说,是在大城市中被构建起来的、奇迹般的贫困山区。

当然,这两个个奇迹给我带来的,都是无尽的灾难。

晚了几年进入大学,进入了差一点的大学,晚了几年毕业,比同届的人大上几岁,本来都没什么。但是碰上了不好的经济形势,这些都很要命。

我重生前所从事的工作,算是介于普通的工作和好工作之间的一类吧。我可以在文津这样的大城市租住不错的房子,买食材自己做干净卫生味道也还过得去的饭菜(甚至有买菜做饭的时间),每月还能有点结余。

但这一切,与快乐无关,与幸福无关,与价值无关,只是存活层面比较好的状态。

哪怕是达到这三个无关,我也拼尽全力了,也胜过了同为所谓“天之骄子”的很多人。那位对我颇为欣赏的辅导员老师告诉我,论总工资,我在同系同届的人中排名靠前,综合工作时间考虑,我的时薪是第一流的。

毕竟经济形势不好,我也算不上差了。何况如果不是考进了星汉大学后渐渐和父母断了联系,我多半连今天这样都做不到。

“你已经胜过很多人了!”

可这很多次的胜利,并不能顺带战胜一个个夜里回忆起往事的恐慌,压住恐慌的愤怒,愤怒带来的疲惫,疲惫过后的虚无。

父母沉重的“爱”像是挂在脚上的一个铁球,在淹死前,我把它解下来,扔进深海。我剩余的体力可以让我在海面上泅行,却没有把溺水症状消除的余地。

和我理解的重生不同,我这次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契机。

被车撞啊,被人打啊,遭雷劈啊,这些都没有。

只是二十七岁的一个平常的休息日,我躺在出租屋的床上看着天花板,然后多半是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我就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