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太平祥瑞符君德(1 / 2)我来问道无徐说首页

这就是再说矛盾的统一了,在这个时代高中生都会学到的东西,“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还有什么对立统一之类的东西。

但是单纯从辩驳的角度上来讲,李问和宋应星之前围绕着庄子他老人家的齐物论展开的反而有一些辩经的味道了。

“天道之公,何由哉?《左传》载鲁,冬不见冰;《史记》载鲁,千里桑麻;至于孝烈皇帝时,淮东之海尚冰结四十余里!山东地方如此,四海之内何如?鲁以教化兴,圣人出世之地,而风调雨顺,男耕女织,顺行天意,以使富足和乐;汉以尊儒强,尊贤而重士,海晏河清,国强而民安,致使国强民安。至于孝烈皇帝时,奸佞当道,东林朋党,尸餐素位之徒争权夺利,使得天寒地冻,神器更易。清明之世,竹梅之属,陆沉之时,风雪百尺,此不诚天奖惩之道,以至百世之君谨行之例呼?”

(天道的公平,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左传》里面记载的鲁地,冬天不会结冰;《史记》里面记载的鲁地,有千里的可以用来种植桑麻的土地;但是到了崇祯皇帝的时候,淮东的河水都可以结冰40余里!山东这片地方暂且这样,那么放在整个四海之内又如何呢?春秋时期的鲁国以教化兴盛,是圣人出世的地方,所以风调雨顺,男人去耕种,女人去织布,顺着上天的意思去行走,使得鲁国百姓富裕,和睦又快乐。)

(汉朝因为尊重儒家而逐渐变得强大,尊重贤能的人才还肯重用别人,使得朝堂上清明,国家强大并且百姓安定。但是到了崇祯皇帝的时候,奸佞的人开始把持了朝堂,东林的朋党和尸餐素位的人为了权力和利益大打出手,让天气寒冷,使得江山都葬送了。政治清明的时候,?这里是温度可以高到?产出竹子和梅子的地方,但是到了不好的时候,这里的风雪也可以下百来尺,这难道不是上天用来奖励和惩罚君主的道理,让后世的君主都能谨慎行动的道理吗?)

宋应星的声音都开始微微的发颤了,不知道他的思绪是否飘回了那个烽火逐鹿的年代?

李问不太清楚,他知道导致明朝灭亡的一个诱因就是小冰河期,但那也只不过是一个诱因而已,把正常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连锁反应归类到不属于他的那一堆,李问只能是感觉宋应星虽然是信唯物的,但还是没有那么唯物。

或许这就是古人在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吧,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造英雄的也只是时势。君主有没有德行,有多大的能力也只不过是会把王朝延缓几年灭亡而已。

李问想到这里,于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