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今夜,隐元(1 / 2)九世横死,这一次我要问鼎白玉京首页

夜幕深沉,寒风如刀,割面而过,带着一股不祥的凛冽。

银辉洒落,皎洁却凄冷,它静静地注视着这片刚刚经历了战火肆虐的土地,断戟沉沙,残甲遍野,天地无声,山河不语。

一切死的、活的,都归于平静。

虎狼山上静谧无声,但闻山风籁籁,秋虫低语。

送走了亲卫统领柳空承后,营帐内便只余下萧屿一人。

那盏摇曳的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映在帐篷上,显得寂寞而孤独。

尽管疲惫几乎要将他吞噬,他仍未立刻休息,而是选择闭目凝神,开始了冥想。

“夫元气者,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也。混沌未分之时,太无空焉,太和寄焉,无象无音,寂寥无际。及其始萌,三一合元,六一合气,是谓太易,气之未显,而含生化之机。进而太初,气始萌动;太始之时,形气初端;至太素,气形质具;终至太极,质变气全。此气者,清升而为天,浊降而成地,天地既分,元气布于其间,万物由此而生,人亦禀受此元以成形神。

“六岁童蒙,初睁慧眼,观世间万物,感元气之微,以吐纳为舟,渡入内观之海,始悟天地间一缕气机,此乃初识也……夫大道之行,循序渐进,历经五境,可窥天门。

“初境隐元,如晨曦微露,修者初识元气,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中辨五彩……内观既深,元气潜藏,如珠藏渊,不显于外。闭关守静,凝神内守,元气敛,龙潜渊,不为外物所动,不为杂念所扰,心与气合,隐元而生,渐能察周身元气之流转。

“次第洞明……能观微知著,明心见性,察天地之气运,辨万物之生长,气动而心知,心静而气顺,内外相合,洞明自然。

“瑶光境者,身怀光华,内炼外发,元气如瑶池之水,澄明如境,身心交融,内外合一,光华内敛,映照万物。

“天地同构,开阳启悟。转阴阳,调五行,心若冰清,意守一,浩渺乾坤,纳芥子,能嗅三秋,能听江河,能观星辰……

“心灵如玉,气骨如衡。心与宇宙同宽,身与日月同辉,能调天地之气,动万物之机,行于虚空,游于四海,朝北海而暮苍梧……”

这是舅舅六岁时给他的生日礼物——《太玄感应篇》中的话语。

这书乃由玄宗客卿、河洛学宫的老院长姜青禾所编撰,是大梁王朝四州二十三郡三十九所官学的必修课程。

闭眼、凝神、静气、感知……

十八年来,除去婴幼儿时期还不能自由行动的两年,五千多个夜晚,萧屿都是这么过来的,每一晚他都在努力初识。

天地高远如歌,元气纵横如诗,可偏偏他的眼瞎了,手麻了,心盲了,既看不到,也摸不到,更感知不到。

在天玄大陆上,每个人六岁时便能开窍,通过初识,感知天地元气,打通气海雪山,从而开始修行。

但对他而言,这扇修行之门一直紧紧关闭着,直到今天。

……

……

随着呼吸趋于平稳,萧屿的意识渐渐与外界隔绝,进入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意念空间。

“恭喜主公,达成成就‘士别三日’,获得奖励经验丹1枚。”

美女幕僚白之微的声音,还是那般的温柔。

白天的战斗,至今仍让萧屿心潮澎湃。

北漠狼骑,那是一群以速度和凶悍著称的敌人,他们的马蹄曾经踏破了草原十六部的宁静,他们的弯刀曾无数次在烈日下反射出冰冷的光,他们的长枪一直在试图捅穿大梁北境的防线。

他们不曾百战百胜,更没有天下无敌。

他们跌倒过无数次,但他们坚信,只要爬起比跌倒多一次,胜利就永远属于大漠。

何况,他们输过的对手,无一不是这片大陆、这个国家最顶尖的存在。

威远伯杜勋,出身草芥,自宣武三年从军以来,二十九年戎马生涯,不过四十四岁的他,已是朝堂最耀眼的明星,宣武年间最年轻的将军。

上柱国秦衡,他已经很老了,老得人们都快记不清他的岁数。这就意味着,他的资历很深,而在军中,最为看重的便是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