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复杂又难以接受的现实(1 / 2)大唐:一心只想劝父造反的好太孙首页

李象看着桌上的饭菜,随即看向郝宝几人。

“都吃吧,别辜负了别人的好意。”

说完,李象拿过一个馍,又将一碗较为浓稠的稀饭端到面前。

这个粥,不是白色,而是黄色的,因为主食的是粟米,这也是粟米粥,也可以叫小米粥。

一口粥进肚,随即又咬了一口馍,而当馍进入嘴中后,李象顿时愣了一下,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个馍不仅硬,还有些刮嘴。

李象看了看被咬开的馍,里面的粗粮还能勉强看得见,用手拿出里面一块极为小的黄色小片,李象顿时知道,这是麦皮,不过此刻更应该叫麦麸。

这个麦麸,并不是现代制作成面粉的麦麸,而就是麦子的壳。

麦子的壳有几层,最外层粗纤维比较多,口感粗糙,也就是李象感觉到的,刮嘴,咽下去刮喉咙,而且不容易消化。

李象并没有说什么,富贵人家自然不会这个,但对于百姓而言,这些都是粮食,尤其是因为不易消化,表现出来的就是,百姓认为扛饿,故而小麦收成后,壳都不会丢,而是当做粮食。

而这个麦皮,喂猪,喂马,也是发生天灾时,朝廷发放下来的赈灾粮食,有的贪官会改为麦麸来赈灾,还能从中大赚一笔。

现在的麦麸,可不是现代那样经过加工的,而晒干后,经过石器碾压,然后直接煮出来食用的,而这个馍里面,加的就是这种原材料。

李象下咽的这一刻,很不舒服,喉咙被刮得让他感到隐隐有些痛,只得喝上一口粥,用水多的粥,从而冲下去。

至于直接吃这个麦麸会不会伤肠胃,这就涉及到粟米的药用功效了,能益脾胃,养肾气,除烦热,利小便。

粟米熬出的粥,在表面会形成米脂,也称为米油,可以保护胃肠膜,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粟米一直是各个王朝的主要粮食,即便明清时期水稻种植已经全面推开,但粟米依旧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

而在如今,粟米,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一般所说的粮食,指的就是粟米,而非稻米。

李象看了一眼郝宝与程治,两人吃得都有些痛苦,看着馍缺了一个口,明显就是因为这个馍,难以下咽。

再看向杨平俨与另一个百骑司,只见这两人没有丝毫异常,手中的馍已经被吃了大半,一碗粥也差不多已经喝完,李象都愣了一下。

很快李象就释然了,作为经历战乱过来的人,能有一口吃的已经很好了,哪会这么挑食,如今他觉得刮嘴,刮喉咙,放在动荡时期,是人人为之哄抢的存在。

李象接着再次吃了起来,旁边的杨景也在此刻出声。

“小郎君,一口馍一口粥,混着吃会好许多。”

李象点点,艰难的咽着每一口馍。

习惯的人觉得没有什么,只会觉得好吃,但不习惯的人,比如李象,就是真的吃不来。

但李象并没有说什么,坚毅的吃着馍,喝着粥。

随后夹了一口野菜,进入嘴中之后,李象当即就想吐出来,但李象生生忍住了。

哪怕此刻已经戴上了痛苦面具,李象依旧没有将口中的饭菜吐出来,而是艰难的嚼着,过了许久,又是一口粥混着才咽了下去。

李象此刻看向那个野菜,都有些恐惧,在现代,城里的人还要专门去挖野菜吃,或者是高价去买,然而如今只是一道清水煮来,李象却是一点都不想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