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玉璧的来历(2 / 2)浩然传首页

李长安惭愧道:“小子无意,触及小姐的伤心事了。该罚,该罚。”又饮下一杯酒。

皇宫之中,燕文渊看完手中的书信,皱眉叹道:“狄人把那东西看得真紧呐!朕前后派去了五批人,不是无功而返,便是杳无音讯。”说罢便用蜡烛将那信纸烧掉。

老太监在一旁谨慎说道:“陛下不必烦劳,有道是:紧行无好步。当缓图之。”

燕文渊转身问道:“可有公主的消息?”

老太监急忙道:“有。公主沿永定河一路向南,在石壕镇改换马车继续南下,想必已到霞光城。”

“霞光城。”燕文渊念道,“她这一路上没出什么事吧?”

“陛下放心,如今天下太平,公主殿下又鸿福齐天,贵体一路上安然无恙。”老太监奉承道。

“朕若是能在四五年前将那东西拿回来,狄人也就要挟不了朕,朕的女儿也不必漂泊在外。给朕找摘星楼,无论如何,一定要把东西拿回来。”

老太监躬身道:“是。”

客栈里,燕晴雪一杯接着一杯喝下了十几杯酒,醉态已显。狸奴唯恐她喝多了伤身子,但又不敢劝,只好托李长安来劝。

李长安用手盖住燕晴雪的酒杯,道:“颜小姐,今日已然尽兴。还是早些歇息罢。”

燕晴雪醉道:“我不是什么颜小姐,我,我是晴雪。”

李长安乐道:“清雪小姐,莫要喝多了。醉后虽没了烦劳,但易失态。”

燕晴雪迷迷糊糊的道:“我还没醉,我认得你,你是李长安。”

李长安笑道:“小姐没醉,醉了的人是不睡觉的。我却是喝醉了。”

狸奴道:“既然如此,便不打扰公子休息了。我们歇息去吧?”

燕晴雪点头,狸奴扶着主人,歪歪扭扭的站起。李长安付了银子,各自安歇了。

第二日正午燕晴雪才酒醒,狸奴对她道:“李公子和顾先生已等候公主多时了。”

燕晴雪急忙换好衣服出来,果然见到师徒二人坐在一张桌子上等着。

顾北亭道:“小姐想必酒醒了,昨夜休息的可好?”

燕晴雪答道:“有劳先生关心,昨夜安眠一夜,今早起来神清气爽。”

李长安道:“师父多心了,她昨夜又没喝醉。”

燕晴雪想到他昨夜哄骗自己的情景,瞬时脸红了,道:“小女子失礼了,让二位久等了。”

顾北亭道:“我二人是来道别的。”

燕晴雪望向李长安,只见他点头笑道:“多谢小姐昨日的款待,能与小姐相逢实是快事。奈何有相遇就会有分离,我们师徒要往西去丹阳,想必是要在此分别了。”

燕晴雪垂下头来,好似昙花一绽而枯。心中不知如何是好,分离不忍,挽留又怕他不答应。忽然想到自己自离了皇宫后何处去不得?不如与他一路同去。便说道:“公子和令师要去丹阳,我自离家以来四处漂泊无一安身之处,到哪里也是做客。不如与公子同往丹阳,一路相互照应,可好?”

李长安道:“而今九龙玉璧在我师徒手中。用不了多久便天下皆知,有道是:‘怀璧其罪’。燕小姐与我们同行只怕犹如入龙潭虎穴。”

燕晴雪急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是福是祸?谁又能说得清?身在红尘俗世中岂能事事如意?随遇而安罢了。”

李长安无奈,看向师父。

顾北亭笑道:“小姐说得好。茫茫人海,相逢已是不易,若能一起走过一段路,就更是难得。就依小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