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金吾衙门。
偏厅。
堂上,李桓大马金刀的跪坐在位置上,不适应这种坐姿,又累又不舒服,但是他还不想去改变,得入乡随俗,等到什么时候自己能改变的时候,他会第一时间改变这种不舒服的坐姿。
堂下,毕恭毕敬的站着是一个年纪不小,甚至看起来有些体态苍老的中年人。
“你是贾诩?”李桓的目光很尖锐,仿佛想要看透这个中年人,他以为的贾诩,应该是三十来岁的,但是没想到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头了。
他能从历史书上翻到了,在汉末三国的整个时代而言,风起云涌,越乱越是能体现个人价值,一场场的大战,让一个个的武将,谋士,脱颖而出。
谋士者,文能安朝廷之政,智能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
谋士不少。
但是大谋士就不多了,那都是卧龙冢虎级别,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每一个都是战功赫赫的。
而整个西凉出的武将数不胜数,前期来说,西凉武将占了天下半壁,后期还有马超这等五虎上将级别的武将扬名立万,但是谋士,却少之又少。
因为西凉是一个荒凉贫瘠的地方,读书人那是万里挑一了,除了一些地方豪族能培养出一些读书人,寒门之中,能出读书人的,是屈指可数。
而大谋士级别了,就出了两个名留青史的。
一个是李儒,李文忧。
一个就是贾诩,贾文和。
李儒是少年就闯出了名头,在西凉名声本来就不菲,只是他随着董卓的崛起而风光,又随着董卓的覆灭而销声匿迹。
董卓之后,有人说他死了。
也有人说他隐姓埋名了。
反正汉末的军阀争斗,他亲自拉开了这个开端,但是开端之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他是汉末三国这个大乱世大时代之中,冒头最快的一个谋士,也是第一个陨落的。
而西凉的另外一个大谋士。
就是贾诩,贾文和。
贾诩和李儒不一样,贾诩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代表,他少年无名,读书本就艰难,靠着东拉西扯的关系,举孝廉,出仕途,从小官吏开始做起,有点随波逐流的感觉,上半生是寂寂无名的。
他第一次登上天下的舞台,是在董卓死了之后,他给西凉军阀们出谋划策,攻破长安。
但是事实上,他也没有受到重用,坐拥长安的李傕郭汜,都没有重用他。
最后他还只是跟着张济。
张济死了之后,就跟着张济的侄子张绣。
而让一代枭雄曹操兵败宛城,丢了自己最勇猛的大将,丢了自己的儿子,丢了自己的侄子,就是他功成名就的开始。
算计曹操不算本事。
算计完曹操之后,还能投靠曹操,从而得到重用。
他也闯下了一个名头。
毒士。
还有,他有西凉人都没有的一个优势,活得长久,现在的他看起来,和董卓的年岁都差不多了多少,但是他能活,活到了七十七岁,绝对是这个时代的长寿。
…………
“武威贾诩,拜见使君!”堂下,贾诩微微的躬身行礼,语气顿挫有节奏,不卑不亢的,他今天见过一次李桓了,本以为要失望了,但是没想到,再一次被召见了。
“你南下投奔我而来,是牛辅的命令,还是你自己的意愿?”李桓的问题很直接的。
“我是自己愿意的!”
贾诩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一眼李桓,想要揣摩一下李桓的心思,但是摸不出什么来了,想了想,心里面就有了主意了,他拱手说道:“牛辅将军在营中挑选读书人南下协助使君治理长安,我自动请缨南下!”
“你是牛将军麾下的讨虏校尉,按道理来说,牛将军现在手握河东,正准备征讨白波谷,前途无量,你为什么要离开河东,来追随我呢?”李桓眸子划过一抹明亮的光芒,一闪而逝,很快就凭平静下来了,淡淡的问。
送上门来的,能让人高兴,但是也让人有些戒备,因为人,都是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充满戒备的。
“牛将军更喜欢主动一些的,勇武作战的校尉,而我……”贾诩低沉的说道:“我更喜欢坐着不动!”
“坐着不动?那就是运筹帷幄!”李桓眯眼,试探的问。
“没这本事,自保而已!”贾诩却摇头:“我没有练兵的本事,更没有带兵的本事,所以自保已经是极限了,这校尉也是一步步熬出来的,没有什么战绩!”
“明哲保身?”李桓又换了一个词。
“留有用之身,方能做有用之事!”贾诩咬咬牙,他知道他的这种风格,和整个西凉都是格格不入了,西凉将,勇猛好战,在战场上杀出来的地位。
“好好一个读书人,为什么要领兵?”
李桓叹气,又问。
他觉得贾诩这半辈子都没什么成就,那是选错赛道了。
“在西凉,读书人活不下来,带了兵,才能活下来!”贾诩阐述的是一种西凉的风气,在凉州大地上,其实兵和匪是分不清楚的,你想要好好的当一个文官,那是活不下来的,手中有了兵权,才能安然,这是他弃文从武的原因,但是在这条路上,他却并没有能走的更远。
“再给你一次机会,你选带兵,还是选执笔……”李桓沉思了一下,认为可以重新给他一个选择自己前途赛道的机会。
名声只是名声,历史记录的,那都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事情了,写史书的人,总归有自己的主观的,真真假假,都摸不清楚了,如今他融入这个时代,到底改变什么,自己都不知道,他不能用既定的历史来衡量一个人。
贾诩现在到了他的麾下。
一个送上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