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前面的乘客脚收一收啦,车要过来啦。
趴着睡觉的乘客醒一醒,我这有热水,别烫着你!”
我坐火车时如果没有买到坐票,我会先跟着这个乘务员从车头溜达到车尾,再溜达回去。
在这个巡视整列列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十来次空着的座位。
这些座位有的有人,有的没有人。
没有人的,你自然可以坐上一会儿,等买到这个座位的旅客上车后你再让。
而有人的,哪怕他只是上了个厕所,他出来后还是得分开人群挤回来,你坐在那里歇歇脚,等人回来你再让他坐,也不碍事。
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列车长为了尽可能少发生座位被抢占的纠纷,一般会将预留给途径大站的车厢锁起来。
如果这个车厢在整列火车的中间,你便可以跟着售货的小车进入这里。
一般来说,如果跟着列车员往里钻的人不多,列车员都会允许你坐在这里,等到了途径的那个大站时,再请你离开。
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可以享受一个人包下整节车厢的感觉。
那可是整整108个座位,你在里面打滚,也只需要提防自己受伤,绝不会伤到别人。
看到这里,你肯定要问我,那带一份报纸干什么用?解闷吗?
当然不可能仅仅是解闷,报纸是用在你拿泡面开道一圈之后,仍旧没能找到坐下的机会的时候。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在车厢的连接处找一个人少的地方,直接把报纸往地上一垫,便可席地而坐。
当然,车厢连接处一般也是吸烟处。你若是不喜欢烟味,便要用我的报纸方案二。
就是找一个车座下没有行礼的座位,将报纸铺在座位下面,然后你钻进去。
除了不能坐起来以外,累了困了之后想打个盹,你都不用换地方。
就是,方案二也有一定的弊端,你需要尽量找穿凉鞋的人的坐位。
穿凉鞋的人,脚上都味道小。
若是遇到穿皮鞋的,他累了一脱鞋,你躲在座位下面,可来不及跑。
而十岁左右的我,还有一个我的专属位置——行李架。
那个年代,火车上的车匪还是挺多的。
明抢的还好些,他们看不上穷人,只招呼穿着打扮入时的乘客。
因为他们怕无差别犯案,收入不一定增加多少,万一激起群愤不好收场。
而偷儿们就不一样,他们专挑穷人下手,因为穷人不会经常关注自己的口袋。
他们偷完就下车,随机上下一趟列车继续干,主要走量。
所以,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怕丢的行礼都存在自己的脚边,甚至有人用包袱直接捆在胸前。
行李架上,便总能挤出个一米多长的位置,让我蜷着腿可以躺进去。
你也不用为我的安全担心,那时的绿皮车里,除非是大年三十那样的冷僻日子,要不然我掉下去也是被一大堆无法闪避的脑袋给接住。
我那归心似箭的母亲,便是在接到信件的当天晚上,便连夜排队去买了第二天早上归家的火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