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魏忠贤倒台(2 / 2)穿越崇祯朝1628首页

魏忠贤见皇帝不为所动,于是请求停止为他建造生祠。崇祯帝的批复不温不火:“以后各处生祠,其欲举未行者,概行停止。”这种顺水推舟之举,抑止了朝野上下对魏忠贤的崇拜,又不致引起魏忠贤的恼怒。

与此同时,崇祯帝还不断嘉奖魏忠贤、王休乾、崔启秀等人,这是在等候时机,暗暗设法削弱魏忠贤的影响力。

朝廷中的大臣们,都在寻思保全自己的良策,有投机的,有不动声色的,有冒死直谏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最后倒魏的行动,竟然首先是由魏忠贤的党羽发动的。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崔呈秀,却美化“厂臣”魏忠贤。崔呈秀是魏忠贤的得力干将,他的倒台,等于断了魏忠贤一臂。

朱由检当然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于是下诏免除崔呈秀兵部尚书一职,令他回乡守制。这掀开了倒魏的大幕。官员们弹劾魏忠贤的奏疏接二连三地出现。崇祯帝一直不动声色,任由臣工们攻击魏忠贤的浪潮一波胜过一波。

十月二十六日,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疏,列举魏忠贤的十大罪状。于是,朱由检决定立即开始行动,他召魏忠贤,命令太监当着魏忠贤的面宣读奏疏。

魏忠贤知道这次事情不妙,于是去找他的赌友徐应元,讨教对策。徐应元劝魏忠贤请辞,魏忠贤思来想去,觉得也只有以退为进这一招了。次日,魏忠贤请辞,朱由检立马同意。然而,朱由检却没有拿回财政权和情报网密探名单。

魏忠贤深知要想巩固和扩大权力,控制朝廷是关键。他挖空心思地网罗党羽,组成了以他为核心,以宦官为骨干,以投靠他的大小官吏为羽翼的阉党集团。这个集团,在内廷有心腹太监王体乾、李永贞、王朝辅、李朝钦等三十余人。外廷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

内阁是明朝皇帝的办事机构,在明朝后期,内阁权在六部之上。魏忠贤为了控制内阁,就在内阁中培植和安插亲信。天启元年,沈灌入阁,魏忠贤就与沈灌勾结,大力排斥异己。接着选派亲信顾秉谦、魏广微入阁。

然而,随着魏忠贤的倒台,朝廷的风气为之一新。崇祯帝开始着手整顿朝纲,清除阉党余孽,提拔贤能。他深知,只有恢复朝廷的清明,才能让大明王朝重新焕发生机。

在崇祯帝的努力下,大明朝堂逐渐恢复了秩序,官员们也开始认真处理国家大事。虽然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崇祯帝相信,只要坚持正道,大明定能迎来中兴。